
姓名:王慧清
年龄:75岁
记者印象:慈眉善目,干净整洁
人物感言:一定要掏出自己的心来做好事,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与人为善,自己也很快乐。
一日为善不可贵,可贵的是一如既往积德行善。家住市区塘汇街道新禾家苑的王慧清自57岁那年开始照顾瘫痪的邻居,一照顾就是18年,今年75岁的她爱心仍在燃烧。同住该小区的姚冬梅女士,为之深深感动,推荐她为好人,“18年了,非亲非故的,真是不容易。”
“不去看看她,就不安心”
昨天上午,在姚冬梅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王慧清,此时,她正在瘫痪邻居裘耦仙家中,陪她聊天。
王慧清和裘耦仙以前同住塘汇鸣羊村9组,从大姑娘的时候就认识了。裘耦仙今年63岁,40多岁就开始生病,从1991年到现在一直瘫痪在床。也就是从那一刻起,王慧清便成了裘耦仙的守护人,天天跑到裘耦仙家中照顾她,风雨无阻。有次村里发大水,几乎淹掉了半个村庄,“那时候,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水几乎快跟床板平行了,我动又动不了,好怕好怕……”说到这,裘耦仙双眼通红,声音颤抖起来,“真怕那时候会被淹死,后来,看到她来了,觉得又激动又感动。”当时,王慧清已经60多岁了,她趟着淹到腰部的大水赶去裘耦仙家,“发大水了,我就是怕有蛇啊虫子什么的爬到她身上去咬她,所以一定要过去看看,不然不放心。”
后来村里拆迁,搬到新禾家苑后,家住16幢的王慧清依然跑到住在58幢的裘耦仙家中照顾她。去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走在外面非常危险,但是王慧清依旧冒着片片雪花,踩着厚厚的积雪,从小区的最东面走到小区最西面,“我去看看她的窗户关好没有,被子盖好没有,不去看看她,就不安心。”
裘耦仙的儿子在银行做保安,身体也不太好,没有很多时间可以守在裘耦仙身边,因此,裘耦仙儿子不在的时候,就靠王慧清照顾。“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有人笑我,说我是傻子。” 村里有人很不理解,认为一个外人至于那么殷勤吗?“我觉得她真的很可怜,所以帮忙照顾她。人家说我傻子就说吧,反正我觉得这样做很开心。”王慧清说道。
“没见过这么任劳任怨的人”
裘耦仙连翻身都困难,在床上躺得太久,背部冒出了湿疹,王慧清每天要给她擦药膏,擦完后就帮她把衣服洗好;裘耦仙有时候大小便拉在床上,王慧清还要负责清理;每天倒好水,把水放在床边,这样裘耦仙渴了,只要用吸管吸水即可……可以说,在裘耦仙身上,王慧清花费了心血。裘耦仙只要关节疼痛一发作,就会又哭又闹,喊着不想活了。这一折腾,又会引起心脏病发作。王慧清每次都会陪着她,安慰她,有时候,一些药费都是王慧清付的。
同村的一位老伯说,在王慧清老伴病重的时候,她照顾好老伴就立刻奔去照顾裘耦仙,“那段时间真是不容易,太辛苦了,但是她从不叫苦,我从没见过这么任劳任怨的人。”
“她家条件很好的,还这样来照顾别人,真的很佩服。” 姚冬梅称赞道。
“儿子媳妇都很好,他们都支持我这样做。”有了家人的支持,王慧清做好事的劲道就更足了。王慧清的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腰不好。她家住四楼,裘耦仙家住三楼,相当于每天要上下七楼,这对有腰痛的老年人来说可是折煞人的。但是王慧清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我要一直照顾她,直到哪天我真的不行了。”听到这,裘耦仙哽咽了。
记者感言:
孔子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是出于本能,在城市的角落,还有这些行善者积蓄着爱心能量,默默延续着永恒的人间真爱,感谢他们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爱心神话。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