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读浙大的董子云:跟法国网友网聊
杭州长木桥新颜苑有一栋破旧的四层筒子楼,是杭州一家老企业的职工宿舍,宿舍足足50岁“高龄”,是很旧的老房子了。
长长的走廊、公用的厕所,居民们都在过道炒菜。董子云就是在这里生活了18年。
从初中考外国语学校开始,董子云通过一层层的考试、筛选、淘汰,今年终于成功进入浙大法语小语种实验班,再有半年,小董就直升浙大了。
今年,董子云的暑假时间并不长。“假期才一个月,相比平时的紧张,暑假我想轻松一下。”董子云的父亲现在暂时待业在家,全家的生活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每天一早爸爸都会陪我打会篮球,要不就对几局乒乓球。”
大学4级的英语书董子云已经在看了,法语也开始接触基本的语法。他有一个正在学习中文的法国网友,在法语论坛认识的,他们在一起会聊各自的生活、学业。“他在巴黎我在杭州,和他的交流也是我假期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看英语、法语书,董子云还很喜欢写些文字。“大部分发在博客,不过我觉得我写的东西太空洞了。一个月的假期太短,我还有很多东西想写。”
“暑假对于我来说没有旅游,没有培训,没有美食,但我有快乐,有朋友,有融洽的家庭生活,我真的很快乐。”董子云说。
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朱昕彦:常在新华书店蹭书看
朱昕彦的家就住在杭州吴山广场边,虽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周围环境很不错,推开窗,就能看到秀丽的吴山。
16岁的朱昕彦正坐在床上看小说,房间里摆了一大一小两张床,父亲因病去世得比较早,这个小房间,就成了昕彦跟妈妈相依为命地方。
朱昕彦的妈妈上班的地方在卖鱼桥,每天一早起来要赶公交车,她不让朱昕彦睡懒觉。妈妈一起床,朱昕彦也得起床了。然后看看书,做暑假作业,中午把前一晚的剩菜热一下就是一顿午饭。学校最近补课,朱昕彦白天都要去上课,补习的都是语数英这些必修课,“大家都复习,不去就落下了!”朱昕彦对于学习还是很自觉的。补完课,朱昕彦就顺便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去新华书店逛逛,“不用花钱,即凉快又能看书!”
除了去书店的时间,朱昕彦的下午都是躺在床上看小说,看累了就睡会,日子每天都这样简单但充实地重复着。“我学的是文科,好好在家里看书,补充一下知识,应该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帮助。”
朱昕彦整个暑假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唱歌看电影了。“那天和同学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精舞门》,我们是AA制。奥运期间,电影全部半价,我比较能接受。后来同学请客去唱歌,那是我第一次去KTV,不过我没有唱,只是在一边看他们玩。”
朱昕彦最远只去过南京,“好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但我不羡慕,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最主要的是学习。”
朱昕彦对那些利用暑假上培训班的同学还是挺羡慕的:“以前想学钢琴,后来喜欢上跆拳道,觉得挺威风的!长大了以后想画画,但这些都蛮费钱的,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我这么做,所以也只是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