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26日讯 说起浙商,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中国第一创富商帮、中国民企的榜样、草根商人的范本。的确,“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浙商群体时刻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
然而,今年以来,一向生意兴隆的浙商突然发现,销出去的商品回款时间明显延长,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慢,生产经营面临许多新的困难。
如何面对困难?就企业来讲,唯有依靠良好的精神状态、清醒的意识和创新的举措才能化解目前遇到的危机。这个时候比拼的是耐力、是韧劲。正如大地震幸存者讲述的生命奇迹一样,无一不是信念在支撑,无一不是精气神在传递。
改革开放30年来,风云变幻,风雨坎坷,浙江企业一路走来,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愈挫愈勇的浙商精神。最根本的经验是什么?也是不怕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的“浙江经验”。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浙江人总是把危机变为一次洗牌胜出的机遇,变为一次浴火重生的传奇。不甘心做缩头的“鸵鸟”,而要做涅槃的“凤凰”,尽管痛彻骨髓,尽管可能就此葬身火海,但从头再来,焉能不称英雄?
愈挫愈勇,乃浙商本色。
“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种“四千精神”多少年来早已被人传颂。浙商就是这样“炼”成的。
难怪浙商自嘲:我们这个群体,是被贫穷和困苦逼出来的。正因为贫穷困苦,才会有更加强烈的“穷则思变”的欲望,比别人更加想致富;也正因为贫穷困苦,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挫折。
难怪外界评论: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周而复始地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与一片坦途相比,无路可走时的选择似乎更能彰显浙商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浙江的企业和企业家已经习惯于在逆境和压力下体现他们的与众不同,往往能在别人看来是“死路”的境地,绝处逢生。
曾几何时,杭州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将五千多双劣质温州皮鞋付之一炬;
曾几何时,国家七个部委联合查处,重拳出击温州乐清的伪劣低压电器;
曾几何时,WTO纺织品配额限制和欧盟的打火机技术壁垒,一度使浙江的相关企业难以生存。
然而,温州的皮鞋和低压电器非但没有被打垮,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是“打假打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全国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范本”,在随后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成功打出了品牌和品质的知名度,浴火重生。纺织行业、打火机行业也催生了技术创新的热潮。
回眸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的农村经济改革,到90年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从本世纪初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到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八八”战略,实施“两创”总战略。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是一次大变革,大转型,对每一个浙商来说都是一次大的考验,无一例外地站在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每次面对的都是艰难与险阻,面临的都是失败和成功的抉择。
事实也正是这样:改革开放前,国家对浙江投资不到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家投入的贫乏,反而促成浙江民营经济的发轫。乡镇企业、家庭作坊在浙江大地上蓬勃兴起,奠定了今天的绍兴轻纺、诸暨袜业、永康五金、海宁皮革、嵊州领带等600多个块状经济的基础。
浙江人均资源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倒数第三,人均耕地更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零资源”状态又迫使浙江人跳出浙江谋发展。义乌的货郎担、温州的理发师、永康的五金匠,他们跑遍全国,现在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当年就是其中的一员,都经历过“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辛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当21世纪的新经济浪潮冲击着浙江“轻、小、集、加”的经济格局时,浙商凭着敢为天下先的草根精神,又一次走在了前面。他们不甘人后,诞生了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一大批创业经济的风云企业。这种创业创新、永不停步的精神,正是鼓舞浙商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越过一道又一道坎的内在动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困难的时候,更加需要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浙商精神。正如一家著名浙商企业的厂歌所唱的那样:不低头,不认输,擦干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