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卜连芬是地道的海盐人,与亲戚共同在百步镇经营一家名为“联谊”的印刷企业,在外租房已有5年之久。最近,她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在镇工业功能区将打造一个印刷产业园区——汉坊印刷产业创意工业园。在看了工业园的图纸之后,卜连芬只用两个词来描述感受,“很现代,很实用”。她期待着,能早日搬进这个“新家”。
工业园厂房可以“掰”开用
按照嘉兴市的规定,工业土地拍卖必须在10亩以上。这对于实力并不雄厚、但有意开拓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个令人挠头的难题。
印刷业是百步镇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百步镇一带,有大大小小印刷厂近1000家。经过多年发展,不少已从纯家庭作坊式工厂进入公司化运营阶段。但多数企业由于规模偏小、资金实力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所谓的创意化工业园,就是进行创意化招商,即企业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按自己需求“拼搭”起一个新公司来。在园区内,除了1000多平方米的食堂不能“零打碎敲”进行租用或者买卖外,其他设施均能分拆开来租用,厂房也能分拆开来租用或者购买。
关于厂房的类型,园区就设计了400平方米、600平方米、800平方米、1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等等类型,任君挑选。如果你觉得这个大小并不合适,没关系,可以选择只有200平方米的半座厂房。
规划细致周密的园区内,生产车间区、生活服务区(外来职工宿舍楼)、综合办公区、停车区等区域一应俱全。企业需要多少间办公室,多少间职工宿舍楼,都不受限制,也没有最低门槛。
一个人性化的细节是,每幢厂房都将安装两部电梯。如果厂房被一分为二租用,两家公司也可以各走各道,互不干扰。
原材料、物流等都可以团购
叶明华,百步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在园区规划设计之前,叶明华他们做了很多社会调查,并在百步镇发放了几百张问卷调查,最后做出的设计图是完全与大伙需求贴丝和缝的。像电梯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企业大可以“拎包入住”,其他一切琐碎事务都交由政府代办。
印刷企业进入园区之后,将享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便利。比如,像卜连芬的企业不仅生产产品,也销售纸张、油墨等印刷行业原材料。这些小型印刷公司开在一起之后,能形成聚集效应,以团购的形式来购买原材料,降低成本。
卜连芬说,每听一公斤装的油墨如果按照批发价购买,将比零售价便宜5元钱左右。这样一来,每年只购买1000听左右油墨的小型印刷企业,起码在这一项上就能“赚回”5000元钱。同理,省下钱来的还有纸张费用、物流费用等等。
目前,卜连芬的企业里有一辆货车和几辆三轮车,用于给客户送货。将来搬到园区之后,自己的客户就在眼皮子底下,柴油和人工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海盐的印刷企业中,同样流行着其他行业共有的“传染病”,尤其是在今年。卜连芬的企业虽然有一千万元左右的年产值,也面临在外收不到货款,自身资金紧缺的问题。对此,海盐相关部门连同当地农行一起做好“后援团”,具体措施正在筹划之中。
商务办公、融资担保、技术开发、产品检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诸如此类以前“听也没听说过”的创新服务,让海盐的中小印刷企业感到雀跃。
“合并同类项”做大块状经济
“我们的园区是专门的印刷产业园区,其他产业一律不进。专业化的门槛也是为了培育和集聚当地的印刷产业。”叶明华说,家庭作坊式的印刷企业存在生产、生活、仓储在一起的“三合一”问题,有安全隐患,园区的建设也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嘉兴市经贸委园区处处长申海良看来,嘉兴大部分标准厂房都是通用厂房,而通用厂房经常会遇到建设和使用脱节的问题,这也造成嘉兴全市有不少标准厂房处于闲置状态。
他认为,在当前土地供需矛盾较突出的情况下,百步镇的做法有效发挥了政府的产业引导功能,其获得中小投资者欢迎之处更在于省去了拿地、建设环节,可以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投产。另外,由于它提供了统一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了集中治污、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
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则表示,小企业是大企业的摇篮。百步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因企业规模小、业务量细微而嫌弃,使一些常常被工业园区拒之门外的小企业有了容身之所。
“相对于纺织、童装童鞋等行业来说,印刷行业在这两年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冲击和影响并不大。但海盐当地政府能对这些中小企业积极培育,降低它们的运营成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提高它们的抗风险能力,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值得杭州湾地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