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证券从业人员或上市公司的高管获悉内幕消息提前买股票,等利好出台后卖股获利,这种被广大散户所痛恨、俗称“老鼠仓”的现象近年来屡屡在沪深股市出现。
8月2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拟新增条款,严厉追究金融从业人员“老鼠仓”行为的刑事责任。而且这一草案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0年有期徒刑,并扩大了受贿罪的主体。杭州一位证券营业部的副总告诉记者,加上之前的开户实名制等政策,说明监管部门正把篱笆越扎越紧,今后证券投资违规操作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研究报告曾一字值千金 打探消息成“投资法宝”
“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名言放在股市上,就是信息就是金钱。在风云变幻莫测的股市里,早一步建仓有利好的股票,意味着更大的赢面和更丰厚的回报。
基金、券商、私募、大户……股市博弈各方都在动用自己的资源,为的是寻找“有价值”的投资目标,这其中研究员的调查报告是重要一环。
身为浙江一私募基金经理的李先生表示,在股市向好时,为了第一时间拿到知名研究员的研究报告,他们都要付出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辛苦费”。李先生经常在机场或者上市公司“偶遇”研究员,然后全程陪同,如果有合作意向,经常口头达成协议,一手付钱一手拿研究报告。
有了第一手的资料,李先生2006年和2007年的投资回报都超过300%。不少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也有潜在的老鼠仓,他们可能赚得更多。
“其实我最关心的是他给公司的评级,是‘强烈推荐’还是‘建议减持’。”如果研究员对一家公司强烈看好,意味着很可能进入基金公司的核心股票池,等研究报告摆在基金经理桌上时,该股票上涨概率就很大。
不少研究员背后都有“老鼠仓”,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去年联合证券医药研究员宋华峰炒作广济药业案。去年4月17日,宋华峰参加了广济药业的股东大会后,先后发表了4篇推荐广济药业的研究报告,该股也一飞冲天,从9.42元上涨至5月14日的19.10元,上涨幅度高达114.61%。深交所的最后调查显示,刚毕业不久的宋华峰利用其实名账户从广济药业中获利12万元。
虽然由于市场走熊,今年以来知名券商的研究报告价码也开始直线下坠。“以前1份好的行业报告可以值10万元,但现在2万元估计都卖不到。”李先生说,投资报告就像潮水一样,熊市退潮了,等下一次牛市来临时,价码又会涨上去。
券商操盘手曝内幕 理财的钱冲锋后站岗
在《基金黑幕》一书中,曾讲述了一家国内基金公司如何坐庄太极集团,从16元拉升到37元,并让内部人成功逃顶,有人甚至获利千万,基金公司的资金抬完轿反而亏钱的故事。
在利益纠葛的股市里,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现在做‘老鼠仓’不再那么肆无忌惮了,但老鼠仓肯定是存在的。”一位从券商操盘手转行做私募的翁先生告诉记者,多数操盘手的外快收入比工资高几倍。
每天早上8点半,他们都会开一个碰头会,商量一天的操盘计划。但很多时候,机构要买的股票,在开盘后都会有大单抢进。
“有一年夏天,一位同事大白天的竟然开着窗户,窗台上摆着一盆花,窗帘也没拉,阳光晒在身上火辣辣的,后来才知道是跟外面发暗号。”翁先生说,由于上班时间,公司通讯工具全部收缴,电子邮件也有专人查看,这位同事才打出了现代版的“狼烟”,告诉“老鼠仓”赶快出逃。
翁先生做操盘手时,有大量的资金找上门来,开出的条件都是“信息费+提成”。信息费也就是转会费,金额都在100万左右,提成一般是最后收益的10~20%。他考虑再三,没有答应。
在前年的证券公司整治中,该公司忍痛砍掉了自营部,因为行情好时只能微利,行情一转熊,年年巨亏。
尽管这家证券公司断臂求生,但更多的“老鼠仓”仍在基金和证券行业内横行。
提到“老鼠仓”,原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唐建是个典型的案例。他1993年进入东方证券,2000年进入申万证券任IT行业分析师,2004年加盟上投摩根,2005年任研究副总监、基金经理助理等,2006年9月提升至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去年5月,唐建利用父亲和第三人账户建老鼠仓,利用基金拉抬股价获利的事情东窗事发,最后不仅被辞退,还被没收违法所得152.72万元并罚款50万元。
原南方宝元债券型基金及南方成分精选基金经理王黎敏于2006年8月开始,利用其父亲“王法林”的账户,买卖太钢不锈和柳钢股份,为该账户非法获利151万元。今年3月底,证监会开出行政罚单:取消其基金从业资格;没收其违法所得150.9407万元,处50万元罚款;并实施7年市场禁入。
这些“老鼠仓”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包含了“老鼠仓”的所有因素。“你帮投资者一年赚几十亿元,自己只拿几十万,你会心理平衡吗?”翁先生说,由于有信息渠道和资金优势,如何抵御金钱诱惑,是基金经理面临的最大考验,而这需要更严厉的法规来进行制约。
如何与那些躲得更为隐蔽的“老鼠仓”斗争,将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老鼠”违规成本加大 “扎篱笆”效果仍待观察
“相对于提高‘老鼠仓’的刑期,‘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老鼠仓’的威慑作用一点都不差。”杭州一位证券营业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老鼠仓”都存在着财产隐匿的问题,只有监管部门把篱笆越扎越紧,违规操作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如何界定“老鼠仓”仍是一大难题。“如果我是基金经理,把消息告诉了要好的朋友,他赚了钱,几年后再以别人的名义给我分红,监管部门就很难进行查证了。”
而且,部分基金经理做“老鼠仓”的手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最近不少大宗交易也成了一些基金牟取巨额非法利益的舞台。通过和大资金勾结,有些基金经理通过手中掌握的公募基金为其拉抬股价,帮助其把通过大宗交易获取的股票在二级市场高价位脱手。
据悉,通常的操作步骤是,该委托理财的产品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较低的价格买入标的股票,随即在第二天、第三天就陆续在二级市场抛售,而公募基金则担当了“抬轿子”的角色,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资金在该时间段内大笔买入该股票,并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使股价上升,从而帮助该股票以较高的价格顺利出货。
在美国证券市场,证监会只要发现丝毫可疑的迹象,都可以对市场参与者就“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问题进行调查。特别是“集体诉讼”制度的存在,根据美国的法律,任何一个受害者(譬如上市公司股东)的诉讼请求一旦获得法院支持,那么同类受害者可以自动获得同样的诉讼请求。大量律师盯着证券市场可能出现的违法问题,通过帮受害者以集体诉讼来获得巨额赔偿后的分成。虽然这些律师主观上不过是为了自己盈利,但是客观上却成为证监会的义务“看门狗”——而且这些律师整天研究相关案例,专业知识相当娴熟。
“目前的情况下,虽然不能彻底杜绝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但只要不断提高违规成本,就能尽量减少此类违法行为的出现。”中信金通证券的分析师钱向劲表示,国外证券市场打击内幕交易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鉴,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多部门配合,一起来扎紧股市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