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小动物会靠冬眠度过寒冬,但有没听说过冬眠可以用来治病呢?
上个月,河南小伙子汤先生从高速行驶的载客摩托车上摔落,头部着地,当即陷入深昏迷状态,濒临死亡的边缘。汤先生被送入浙医一院后,经过手术成功清除了脑内的淤血,可是脑外伤的恢复还是个难题。这时,浙医一院脑外科的医生通过亚低温技术,降低伤者大脑的温度,让他“冬眠”了10天。奇迹由此发生。
冷冻大脑来“保鲜”
昨天,记者从浙一医院获悉,小伙子不但度过了术后的危险期,已苏醒过来。除了一些小事情记不清,其余都和受伤前一样,能说会写,生活也能自理,还可以下床活动了。
浙医一院脑外科詹仁雅主任介绍,如果脑外伤没有恢复,伤者偏瘫、失语的可能性很大,严重的还可能变成植物人。现在已经有十余位类似汤先生这样的重型颅脑伤病人,采用了“冬眠术”,恢复情况都比较理想。
让大脑冬眠达到医治疗效到底如何实现?
动物为了适应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能够进入冬眠的状态,降低体温以及代谢水平,以度过困难时期。事实上,人类确实也能够像动物一样进入“冬眠”的状态。但和动物自发的冬眠有所不同,这种“冬眠”需要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得以实现。
通过机器和药物降低人类的体温,使大脑的代谢水平较平时大大的降低,从而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在医学上被称为“冬眠低温”。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休克等疾病的治疗和某些重大手术中的器官保护。
实验研究发现脑温下降温度越低,脑细胞保护效果越好。脑温每降低1摄氏度,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和氧耗量降低5%左右。
人工“冬眠”
最多只能持续1-2周
浙医一院是浙江省内率先开设亚低温治疗室的医院之一,现有8张床位专门开辟用作亚低温治疗室。“当然亚低温治疗时间也不宜过长,像我们这里,冬眠只能持续1-2周,超过了则可能会损伤大脑。”周医师说,这种方法,规范化的治疗步骤最关键。
正常人的颅压在80-200毫米水柱之间,而受了脑外伤的病人,颅内压有可能高达四五百。医学上认为,颅内压过高会引发很多严重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几乎是全身性的灾难。但是脑子外面有一层完整的颅骨包围,测量颅内压有难度。
传统的测定颅压的方法很土。医生在病人做过手术去掉颅骨的地方,按一按,硬度像鼻尖一样软,刚刚好;像鼻根一样硬,就高了。如果没有监护仪,则要通过腰椎穿刺得到脑脊液测到颅压。为此,浙医一院引进全省第一台无创颅内压监护仪,5分钟不到,就能分析出颅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