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杭州人进入震后100余天的青川,或许会产生空间错位:满目的杭州“标签”,难道这里是另一个“杭州”?还未进入青川,路边便闪过“杭州青川,心手相连”的字样;在建青公路上,沿路危险的路口总会出现戴着“杭州”袖章的交警;诊所里正在为灾区百姓换药的医生,关切的话语里是一口浓浓的杭州乡音……
那一刻山崩地裂已经过去,最初的救援队员已经一批批撤出,但是他们依旧驻守在那里——杭州交警支队援川工作队、杭州援川卫生救援队。
保障生命线,维持交通秩序
他们,要让这里重新井井有条
在绵广高速公路上,原本平坦的路面仿佛被谁咬过似的塌掉了一半。
25位民警和2位职工,这就是他们面临的挑战。7月19日,“杭州交警支队援川工作队”赶赴四川省青川县,担任对口支援当地抗震救灾和交通管理工作任务。
几间简陋的板房成了交警们临时营地。根据要求,他们将负责广元市至青川县城的80公里物资运送生命线,以及甘肃至青川的近70公里物资运送生命线的交通保障工作。
这是一条双向单车道山区道路,其中途经4个乡镇,道路临山傍崖,线形弯曲复杂,平均每100米就有一处急弯,十分险峻。最低海拔938米,最高海拔接近1360米。原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受地震影响,多处出现路面塌陷、路基缺口、山体滑坡的情况,许多路段都有滚石、危岩石,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一路上,队员们对危险路段一一进行排查梳理,并对一些危险点段的交通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实地讨论和研究。
一天,指导员周小平带队在公路上巡逻,对大客车进行了重点检查。在这里跑的大部分是当地广运集团的营运县际班车,车辆不多,一天下来,共检查了16辆大客车,其中有2辆超载。交警对司机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耐心地向群众做解释工作……
在青川,每一天都是工作日。这条生命线上,杭州交警的身影无处不在。
改装的电刀,破碎的医院
他们,给予生命信心与力量
8月10日,23名医护人员,组成第十批援川卫生救援队(援建第二批),奔赴四川青川。11名队员被留在竹园镇中心卫生院开展援建工作,其他队员随即被分别派往建峰乡、金子山乡和白家乡。
竹园镇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约2390平方米,有一幢3层的医用楼,有一半已在地震中倒塌,剩下的一半危房部分墙体已开裂,但在加固后仍继续使用。该卫生院有工作人员27名,最高职称仅为主治医生。
卫生院的医疗运行模式基本为全科医生模式,而此次杭州医疗队分配在此的医生分别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位,以及3名护士。这就意味着杭州的医护人员必须“入乡随俗”,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协作,对危重疑难病例及时进行会诊、讨论。
“手术室十分简陋,医用器械缺乏,特别是没有电刀设备。因此我们就和卫生院院长一起将一台口腔治疗仪改装成电刀,但其作用只有高频电刀的三分之一。”来自红会医院的沈岚副主任医师说,由于地震造成部分仪器损坏,目前只能进行一些比较常规的检测。
“一天下来,工作量比之前在杭州时大了不少。”队长李自明说,队员们住的宿舍区是临时搭建的板房,部分板房在下雨时还会漏水,还时有停水停电现象,女同志没有热水供应,小的余震还经常发生。
“灾区百姓看到我们来,就感觉有希望了,放心了。”李自明说,既然来到青川,队员们就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第二个家乡,只要能出上力,就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