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器开起来!让他们看看。”
这是匆匆赶来的练成庚,走进厂房说的第一句话。
53岁的练成庚是杭州桐庐丹霞笔业有限公司的老板。去年以来,丹霞笔业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引进了3台韩国进口的全自动装配机、1台全自动贴牌机,并将原有的卧式注塑机进行改良,装了12台斜臂机械手。
对于练成庚来说,这些机器无疑是他的“镇厂之宝”,他把手搭在机器锃亮的外壳上,笑得很爽朗:“有了这些设备,我每个月能生产50万-70万支笔,生产能力在分水算是老大了。”
分水制笔业遭遇拐点
桐庐分水镇被誉为“中国制笔第一乡”,但今年的日子有点难过。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主要做出口外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打击,使得这个桐庐的龙头产业面临“拐点”。
分水制笔企业80%是做外销的,人民币升值直接打击这些外向型的企业。以前一直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靠一分一厘的利润赢得制笔天下。新《劳动法》颁布后,这个优势逐渐消失。而制笔的原材料——塑料,今年五月每吨涨了1000元,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记者了解到,分水的制笔企业目前在正常生产的只有三分之一。手下有五台制笔注塑机的叶老板把机器都停了:“机器一开就亏本。”
在分水镇的600多个制笔老板中,53岁的练成庚却气定神闲:厂门口贴着招工告示,工厂里机声隆隆,还计划着让留学回来的女儿开拓澳洲市场。
练成庚是个土生土长的分水人,参过军,退伍回乡后做起了物流生意,1998年转行做起了制笔。“后发优势”的丹霞笔业主要生产中高档圆珠笔和中性笔笔杆,给上海、广州、青岛的品牌企业供货,小部分发往义乌小商品市场。以内销为主的模式,减少了国际市场的冲击。
2007年,丹霞笔业产量达1.5亿支,产值3000多万元,今年力争生产1.6亿支。
独领风骚,练成庚的杀手锏就是舍得花钱引进设备。
装了机械手,一个工人管五台机器
走进丹霞笔业的车间,记者看到数台卧式注塑机开足了马力,机械手灵活地伸缩移动,寥寥几个工人忙碌地操作着。
安装这种普通斜臂机械手的成本是每台一万五千元。陪同的公司副总经理卢伟说:“以前车间里满眼都是人,每台机器要一个工人管着。装了机械手后,五台设备才需要一个工人。”
而自动装配流水线上,笔头、笔帽、皮套等零部件通过传送器滚动出来后就装配成了一支成型笔杆。据了解,这台装配机24小时运转可以装配10万支笔杆,而一个熟练工一个工作日只能装配五千支,一台机器顶20个工人。
制笔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一直是分水制笔的一个瓶颈。丹霞笔业原先从开模到套笔全都是手工操作,生产成本一直降不下来。高峰时工人多达200多名。引进先进设备后,工人减少到120多名。
在丹霞笔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一个职工的月工资从1200元,涨到现在的1600-1800元。但引进设备后,由于总的用工人数减少,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却并没有上升。
设备的引进让公司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员工数量少了,企业管理也跟着高效了。练成庚说看哪个员工工作不卖力,就可以招聘新的熟练工顶替。
标准化取代“人海战略”
引进全自动贴牌机和装配机,在分水,练成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练成庚属于制笔老板中先知先觉一族,从2006年底他就感到潜伏的危机。除了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外,促使他下决心花钱引进设备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工操作的局限性。
工人会因为工作情绪、节假日、身体状况等原因造成缺勤,特别是春节前后,各制笔厂人员紧缺,而用了机械设备就不会干扰到工厂的正常生产。
练成庚和记者分析:“给笔贴牌十个人有十个手势,难免有思想开小差贴牌错位的。用了自动贴牌机后,产品实现标准化,客户关于贴牌不到位的反馈都没了。”
此外,机器设备的引进使每一模的产品生产时间固定化,产品的成品率提高。同时可以保证生产量,企业在接到订单后容易安排生产管理。
卢伟说:“装了机械手后,工人不用直接接触机器,也能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减少工伤事故。”
在科技创新领域,丹霞笔业向现代企业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尝到甜头的练成庚,下半年打算再安装6台机械手,这样丹霞笔业所有的注塑机都机械化了。
从12%提高到18%
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乡僻壤,靠一个个家庭作坊式企业打拼,创造了“世界人均一支笔”的奇迹。但分水镇创造块状经济奇迹的“蚂蚁雄兵”,在全球经济低迷、宏观调控从紧的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分水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金振民说:“目前,制笔企业数量没有发生变化。56家规模企业,上半年产值上升的有30家。”
金振民副镇长认为制笔企业突围有两条路,“首先要创新产品,改进笔的外观和功能,新产品上市,能把上升的成本包括进去,改变旧产品提价难的现状。其次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科技含量。”
技术含量低,一直是影响分水制笔发展的软肋。近几年这种状况正在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和丹霞笔业一样谋求科技突围。
据了解,分水镇政府将加大对企业技改的补贴。项目改造200万元以上、设备更新30万元以上的,政府补贴由原来的12%提高到18%,这项补助政策即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