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指导师昨上岗
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昨天,婚姻家庭指导志愿者在拱墅区婚姻登记处正式上岗,对婚姻亮起“红灯”的夫妻进行指导。第一天,两对闹离婚的夫妻,都被从离婚登记处劝回去了。
刚开门就来了一对要离婚的
昨天上午8点半,刚上班,离婚登记室就来了对夫妻,两人都是30岁上下。
“离婚。”跟工作人员说话时,男方还在气头上,很大声。但他们没带户口簿。
“你快回去拿!”男的几次催女的,女的眼睛红红的,一直在哭。指导师孙玥生看出来了,女的其实并不想离婚,“户口簿可以等下再拿,你先出来聊聊,怎么样?”她对男子说。
男子点点头,跟孙玥生走出门外。
“其实我也不是真的要离婚,”男子说,他们早上吵了架。他是做业务的,晚上出去喝酒没回来,老婆打电话他没接,“我和原先同学的QQ聊天记录,她看到后,老是怀疑、指责我。”他对此很不满。
“她给你打电话,是出于关心你,她没有安全感……”孙玥生分析说。再回到离婚登记室,男方情绪平静下来,接了个电话,笑着先走了。
而女的还在哭。回去怎么办,孙玥生教了她个方法,“你的问题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回去后,这件事情今天不要提,明天也不要提,而是在两人比较亲密的时候,比如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你说出你的担心,你的不安全感,而不是指责,可能他更容易听进去。”
一上午孙玥生指导了两对夫妻
上午10点左右,离婚登记室走进一对中年夫妻,40岁左右。
“你看一下,填好。”男的把离婚协议书递到女的面前。
“你填好,我签字就行了。”女的看也不看一眼,带着怒气。
“估计是吵架后来的。”孙玥生判断,“怎么这么大的情绪啊!”她走过去,对女的说。
“过不下去了。”女的说,两人结婚十几年了,前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口角,两人动了手,还叫了110。
说着,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女士优先,你等下再说。”孙玥生先听女的说。
离婚的原因归结起来一是经济问题,另一个是女方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有些矛盾。
“我不要离婚,是她要离。”男的说。但一说话,两人又吵起来。
办证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句:“我看你们两个人都还没成熟,跟小伢儿闹架一样。”两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说到要读高中的孩子,两个人都沉默了。“离婚协议书,你们再回去好好看看,仔细考虑,再来也不迟。”工作人员赶紧说。
昨天上午,离婚登记处共来了5对夫妻,办离了3对,都是中年夫妻。“这3对表情很平静,态度很坚决,只能办离。”
一个上午,孙玥生指导了两对夫妻,“都是气头上来的。第一对,女的如能改变一些处理方式,可能以后不会再来了。第二对的矛盾比较多,其实还有个老问题,老人过多干涉子女的婚姻生活。”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