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底,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卫星与他的弟子结束了一个假期的研究,满意地离开了平湖博物馆。回到学校后,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庄桥坟遗址。平湖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告诉记者,庄桥坟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进入室内整理后,引起了众多名牌大学的关注,博物馆俨然成了这些高校的教学研究基地。
位于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的庄桥坟遗址2003年5月下旬被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共发掘了2000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土台3座,清理灰坑、沟、祭祀坑等遗迹100多处,清理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236座,出土陶、石、玉、骨角、木等各类随葬器物近2600件(组),还有大量的炭化米以及葫芦、酸枣、梨等的核,鹿、狗、猪、鱼等动物的骨骸,而且墓葬中的人骨架保存完好。“这是目前已发掘的良渚文化时期单位面积内墓葬最多、最密集的一个遗址。”杨根文说。
在遗址出土人体骨架后,平湖市博物馆与上海大学相关专业人员取得了联系,邀请他们进行保护与研究。此后,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和价值的增大,遗址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乃至日本京泽大学等众多名校的导师都纷纷带研究生前来进行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