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梁线新改造路面为何事故不断?记者昨天对此展开调查
“镜子路”示意图
多起交通事故现场图片
核心提示
59省道甬梁线余姚陆埠至大隐段,从今年3月份进行混凝土路面改造以来,就接连发生多起车辆侧翻、追尾等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雨天,事故更是频频发生。据余姚市交警大队陆埠中队统计,仅7月和8月两个月,他们在这个路段就处理各类交通事故达70多起,其中7月26日一天就发生26起、8月23日28起、30日和31日共发生17起,所幸未发生死亡事故。
由于这一路段表面非常光滑,晴天阳光反射强烈,雨天湿滑如冰,好似一面镜子,过往司机称之为“镜子路”。那么,这段“镜子路”是怎么产生的?有关部门该如何处理?昨天,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当地交警、公路管理部门细说原因,但如何管理却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件回放:
路面很滑事故频发
8月31日,雨天。余姚丈亭的董先生用金杯面包车载着8位老人,准备去鄞州梁祝公园游玩。汽车行驶至河姆渡遗址牌楼附近,刚上了一道坡准备下坡时,董先生突然发现方向盘失控了,还没来得及踩刹车,车子就冲出路基侧翻,所幸乘客伤势没有危及生命。
董先生说,当天他也看到沿途的限速标志,可是见路况很好,就不由自主地把车速提到了五六十公里。“没想到路面那么滑,就像结了一层冰一样。”
昨天,记者从余姚交警大队陆埠中队得知,像董先生这样“栽倒”在甬梁线新改造路面的驾驶员和受害乘者有很多。据统计,仅7月和8月,他们在这个路段就处理各类交通事故达70多起。
目前该路段尚处于施工阶段,车流量还不是很大。“如果照这样下去,今后全线贯通,大货车随便一个碰撞就可能引发重大伤亡事故,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陆埠中队中队长毛雄斌和指导员杨国堂这段时间一直在为此事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现场目击:
路基下撒满部件残片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赶到事故路段。从杭甬高速大隐收费站下高速,即进入59省道甬梁线。西行约1公里,沿途可见工人正在施工,路面摆满了前方施工的告示牌和限速10公里至20公里不等的交通标识。施工路段和道口都有交通协管员,提醒过往司机减速缓行。
从河姆渡至车厩约三四公里路面已浇注好,双向通行,过往的车辆很多,在一些弯道和下坡路面不时可见一条条黄色震荡标志线。记者坐在车内,看到前方路面非常平整,就像镜子一样,能清晰地看到过往车辆和路边树木的倒影。
在河姆渡遗址牌楼前后约500米的路段,路面随山势起伏坡度较大,且弯道密布,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记者下车发现,两侧路基下撒满了交通事故留下的玻璃碎片和汽车残部件,一些树木和山坡上还留有清晰的撞痕。
陆埠中队指导员杨国堂说,这一路段在雨天事故最为集中,不少车子就是在这一带冲下路基的。“不光是在弯道,在其他平直的路段也是一样,驾驶员如果速度没控制好,前方遇到障碍物或突然避让,就会发生事故。”
司机:为何路面越修越危险?
记者看到,在几个已完成施工的平直路段,路边都竖立着限速40公里的标志牌。本报驾驶员将车速控制在40公里左右,但很快被后方行驶的车辆纷纷超过。
“这么好的路况,限速40公里根本不切实际,没改造以前这里还允许跑60公里呢,也没有发生过这么多事故,怎么路面越修反而越危险了呢?”在东澄村道口,几辆过往小车司机向记者抱怨道。一名姓陈的皮卡车司机说,如果在弯道或下坡路段限速15至20公里,他们都能做到,但是在平直路段限速40公里,他觉得有点“不近人情”。事故多发,有关部门不能一味责怪司机车速过快,路面防滑处理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交警:防滑不够是事故首因
陆埠中队中队长毛雄斌说,他们认真分析了这些事故,发现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路面太光滑、行驶车辆与路面摩擦力不够,导致方向盘失控引起的。毛雄斌说,好几次在下雨天,他在巡逻时看到,一些过往车辆开得好好的,突然因前方遇到紧急情况踩了刹车,车子就在原地打转。“看起来车速也不是很快,最多四五十公里。”
此外,据陆埠中队交警介绍,很多出事故的车辆都是外地牌照的过境车辆,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
毛雄斌说,从6月初雨天事故出现多发势头开始,他们就立即加强路面巡逻,在沿途设置临时告示牌,并通过电台交通频道和电视台滚动播报告示,提醒过往司机减速缓行,但是效果不明显。同时,他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施工单位和公路管理部门对事故路段改进防滑工艺,但是公路管理部门对混凝土路面防滑工艺也有其严格的行业标准,有关部门至今还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来。
施工单位:路面符合工程要求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该路段施工单位——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甬梁线改造项目部负责人徐先生。
对过往司机和交警提出路面防滑措施不够的说法,徐先生不以为然。他说,59省道甬梁线是由省公路管理局审批的项目,工程要求按三级公路标准改造,设计时速40公里。他们的防滑措施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的。如果按照交警部门的要求,增加路面的摩擦力,势必破坏表面的平整度,造成脱皮、起砂等病害,无法通过工程验收。“不能通过验收,施工单位就无法拿到工程款,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在徐先生看来,这一路段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超速行驶所致。他说,根据公路管理有关法规,三级公路设计时速是40公里,弯道半径和超高都是按照时速40公里设计的,但实际上车速一般都在50~60公里,有的甚至超过80公里。“如果驾驶员都严格按规定时速行驶,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负责!”他建议交警部门加大对车辆超速行为的执法力度。
对此,毛雄斌解释说,由于该路段目前还处于施工阶段,没有全部交付使用,相关的测速设备都没有安装,因此交警部门很难对超速行为进行认定。据陆埠收费站掌握的数据显示,甬梁线在改造之前日均车流量达到6000辆左右,目前虽然对部分大型货车实行交通管制,但每天的车流量也有2700辆左右。如果按照40公里限速,加上该公路路面狭窄,肯定会影响交通畅通。
公路管理:如何改善陷“两难”
余姚市公路管理段工程股股长张杰对甬梁线出现的问题显然也感到非常头痛。他告诉记者,事故出现后,作为公路管理部门,他们非常重视。
张杰向记者出示了两份检测报告。他说,交警部门对路面防滑措施提出疑问后,他们分别于8月1日和28日,委托有关检测机构对路面抗滑构造深度进行了检测,结果均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张杰说,他们在8月6日和8月30日还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对目前存在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会审,该路面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标准。专家会审后提出一些措施,即适当降低路面平整度及外观标准,以增加路面的粗糙度。同时,在上周末提前在事故多发地段设置钢护栏和震荡标线。
“但是降低标准,又与行业规范有冲突,我们担心工程验收时不能通过。”张杰感到非常为难。他说,因为工程最终是由省公路管理局专家来验收的,所以他们还要等待省里相关专家的会审意见。昨天,他们已经与省公路管理局取得联系,省、市有关公路工程专家今天将会到余姚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有关情况本报将继续关注。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识玻璃车载工程验收大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