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精会神听讲的孩子。
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你知道日本人住宾馆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吗?2004年,吉林一商厦起火死了50多人,一位79岁老人却活了下来,你知道他怎么逃生的吗?放学路上碰到有毒气体泄漏,你怎么办……
昨天下午3点,杭州京都教育集团学校京都苑校区的多媒体教室里,100多位五六年级孩子的“胃口”被一次次“吊起”。
本报联合杭州市人防办(民防局)、共青团杭州市委在该校开了首堂防空防灾知识和技能课。主讲老师——市人防办法规处处长王勇新一次次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最后,还送给每位孩子一本《公民防灾手册》。
现场
住宾馆第一件事要干嘛?
“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玩了一天住进宾馆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王勇新出题。
“开空调”、“插门卡”、“脱鞋子”……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些人笑开了:“这算啥题目?”
“你们知道日本人会是怎么做?他们住进宾馆后,会到处查看,仔细读宾馆的说明,寻找安全通道。”王勇新说,日本人的防灾意识很强,除了检查安全通道到底通不通,他们还会模拟走一遍逃生路线。万一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就可以迅速逃生。“日本人的防灾意识就是从基础教育抓起的,同学们应该从小就培养自己的防灾意识。”
防空警报信号你会不会听?
课堂上,王勇新给孩子们看了一本有关人民防空知识的短片。当轰炸机隆隆飞过,投下一串炸弹时,底下的男生发出“哇哇”的惊呼。
影片结束后,他问:“我国有哪三种防空警报信号?”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答不出来。
“我国的防空警报分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预先警报是在城市可能遭到空袭的情况下发放,告知市民立即关闭煤气、自来水,切断电源,迅速进入民防工程或其他地下工程进行隐蔽。空袭警报信号是在空袭已临近城市上空发放,空袭行动即将或已开始发生的情况下,告知市民迅速采取疏散、隐蔽等防护措施。解除警报信号是在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告知市民可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79岁老人如何火里逃生?
课堂上,王勇新讲了一个例子:2004年,吉林市一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50多人丧生。一位79岁的吉林市老人被困顶楼,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你们知道他怎么逃生的吗?”
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开始交头接耳。不过,没有形成最后的答案。
“这位老人逃生的关键在于冷静沉着,自救方法得当。”王勇新解释,当时他用棉大衣蒙住头,跑到台球桌下,趴在地上等待救援,最后得救。遇到高楼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沿着墙匍匐前进。因为火灾会产生大量浓烟,但烟飘在空中,离地二三十厘米会有一个氧气层。
“如果遇到小火灾,同学们要勇敢地往外冲,然后报火警,逃出去后千万别回去拿东西,妈妈刚给你买的漂亮衣服不要了。”孩子们都笑了。
遇到毒气泄漏咋办?
“如果在放学路上遇到有害有毒气体泄漏怎么逃?”王勇新发问。
“赶紧跑开吧!”“报警!”……孩子们说开了。
“是要逃,但怎么逃有讲究。首先要判断风向,然后从上风口或侧风口快速撤离。”王勇新说,有毒有害气体会随风而动,如果跑错了方向,就会吸毒气,跑得越快,吸得越多,结果越惨。孩子们又笑了。
反应
“回家要去考考爸爸妈妈”
“我家燃气曾经泄漏过。当时是双休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连忙打开窗户,然后跑出去叫来了爸爸妈妈。”六(2)班的程蕾蕾虽然个头小,遇到紧急情况却很镇静。
“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会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每学期都进行消防疏散演习。但这次课堂上讲的很多防灾知识,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她在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两页的内容,还画了一张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现场的撤离图,“回家要给爸爸妈妈也上一堂防灾知识技能课。还要给他们做一个小考。”
“回家先找小区安全通道”
五(1)班的陈承禹家住流水苑,听完课他有了一个想法。
“今天回家后,要先找一找我们小区里的安全通道。”他说,日本人到宾馆先找安全通道的例子让他印象深刻,“我在小区住了好几年,却不知道我们家的安全通道在哪。如果发生火灾,还不知道往哪里逃生,回家得好好找找。”
“要学法规增强防灾意识”
“听了课,我觉得要加强自己的防灾意识,以后多学学消防、地震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一些必要的交通法规。”六(2)班的许佳说,以前总以为灾害离自己很远,但这堂课让她觉得树立防范意识重要,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新知识和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