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浙江实现新一轮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抉择,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当前尤其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
加强自主创新,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强筋壮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浙江已成为制造大省、经济大省,但还不是创造强省、经济强省。浙江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培育创新主体,健全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要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更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形成开放实用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围绕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组织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企业竞争力。实施好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三大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创牌意识、提高品牌经营能力,大力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着力创建国家级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形成技术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或承担国内外相关标准化组织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着力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努力掌握更多的优质知识产权。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目前,浙江的产业结构从三次产业看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产业内部看是产业层次过低,加工制造环节过长,产业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过短,产业曲线没有“微笑”起来。优化产业结构,既要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又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三次产业协调互动、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农业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把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引入农业,以加快承包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主体,以改善农业服务体系和完善农业保障体系为支撑,形成规模化、特色化、高附加值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工业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努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中,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在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专用设备、成套设备和重大装备领域取得突破并形成规模;加快发展临港产业,以建设港航强省为目标,抓紧规划和建设临港产业群,推进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和附加值高的大钢铁、大石化、大船舶和大装备,逐渐改变浙江工业经济“轻、小、弱”的格局。服务业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在强化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势的同时,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制造业的优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延伸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两个环节,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和企业;依托专业市场的优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新兴市场业态,使网上市场与网上交易逐渐成为商品贸易的重要形式;依托经济发达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保险业,完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依托海洋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提高集疏运水平;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努力建设“创意浙江”。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创新市场导向。要遵循市场主体的趋利行为规律,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污染排放控制等制度,引导市场主体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创新经营主体。积极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上市融资等方式,形成多元的产权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推进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注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引导企业围绕主业做精做强做大做久。创新社会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假冒伪劣,鼓励公平竞争;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各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