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烧烤摊、海鲜排档、啤酒广场……虽然已近中秋,气温有所下降,但市区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排档依然声势不减。夜摊排档,从诞生那天起就充满争议,流连其间的人很多,到处找部门投诉它们的人也很多。
前天深夜,本报“党报热线”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处排档。

▲夜排档前不但浓烟滚滚而且垃圾遍地。赵用 摄
推荐阅读
全省将选拨119名干部
一条短信,骗走百万元
群蜂大闹高速收费亭
新闻分析:泰国政局扑朔迷离
南站加油站停业一个半月
热门岗位百人争过“独木桥”
现象:
街头夜排档“烽烟”四起
前天夜里10点,信河街。
从广场路与信河街交叉路口到百里路的两三百米距离里,数十米宽的信河街两侧的人行道上,零零散散地摆着十几家大小不一的排档,在街道两面遥相呼应。这些排档,有的是路边的饮食店,到了晚上,在门口摆上几张桌椅,自己将营业面积扩展到人行道上;有的则是专门的马路排档,拉来几样菜,挑个宽敞点的地方,摆上几张桌椅就开烧了;还有的则是摆上一两个烤炉,摆上几张小桌椅,专门卖烧烤,本钱很少。
由于这一段信河街两头主要都是工地,排档扰民现象并不明显,但排档很影响街道卫生,道路宽、车速快,道路安全等也存在一定隐患。
夜里11点,西城路。
西城路窄,商住一体,但西城路的排档历史由来已久。纵穿西城路,排档数目不少。此时已是深夜,楼上很多住户家的灯已经灭了,但楼下的排档依然红火。窄窄的街,排档显得格外热闹,满地的纸巾、烧烤竹签、食物渣,也显得特别刺眼。
夜11点半,杏花路水心路一带。
水心芙蓉16幢前的烧烤排档依然浓烟滚滚。水心路瓯海二中门口两侧几家排档家家满座,连学校门口都被摆上了吃饭桌子。
居民:
对待夜排档“爱恨交织”
虽然街头大排档看起来有这样那样的诸多不是,可是通过采访,记者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街头排档已成市民夜生活的一种文化,似乎难以割舍。
盛夏之夜,伴着清风明月,与朋友或亲戚坐在街边吃吃喝喝,感觉就是舒服。虽然大排档的卫生环境、就餐条件要比很多饭店酒店差,但大排档那种大众化的口味及自然放松的感觉,是在任何高档酒店也吃不出来的。
信河街一家小饭店的业主说,其实很多排档最初都是在顾客的要求下形成的,天气热,顾客一句“摆门外吃舒服”,你就得满足,否则他就不在你这儿消费了。
大排档的人气,对每一位看在眼里的市民而言都无需讳言;但在长期缺乏有效管理的状态下发展,大排档破坏城市环境、扰民等诸多弊端也愈发突出。
对于大排档,很多的接受采访的市民,特别是中青年市民,他们的态度比较明确:大排档是夏天夜间休闲娱乐的好处所,但不能开在居民楼下。
垟儿路金谷景园的一位居民说,大排档应远离居民区,开谁家楼前谁都烦。他说,他们住宅区门前不远的小巷就有大排档,半夜三更还在吵。
“在热闹的地方吃排档是种享受,但在吃排档的地方生活则就是受罪了。”一居民这样的解释,折射着市民对大排档“爱恨交织”的矛盾情结。
问题:
夜排档“五宗罪”
采访中,对于夜排档造成的问题,市民感觉最不满的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是占道经营,阻碍交通。多数排档都将桌椅摆在人行道上,不少则甚至摆到了路边。虽然深夜行人少,但却存在一定隐患,比如万一出现火警等紧急情况时,可能堵塞交通。而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市区流动夜摊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比如解放街谢池巷口,及府前街一带,流动夜摊已形成一定规模。
二是污染环境。露天炒菜烧烤,污染空气,随地乱扔垃圾破坏市容。而大多数排档没有排污渠道,饮食垃圾随处倾倒,狼藉一片。给附近居民生活、环卫工作,都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噪声扰民。市区不少排档随意摆在居民楼下,不少通宵营业。扰民现象突出。
四是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吃排档,没有在饭店酒店里的约束,到处可见光膀子、吆五喝六的划拳声不绝于耳,特别是不少食客们随地便溺、扔垃圾、呕吐的身影。种种不文明行为让大排档损害了城市和市民的文明形象。
五是食品卫生缺乏保障。(记者 刘曜)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