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资本退出制造业寻出路 温州现私募股权基金军

   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温州人开始热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了。

  7月,红杉资本首支人民币基金募集接近尾声。据透露,这支人民币基金规模接近10亿元,在温州推介时受到当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就冲着红杉和沈南鹏这两块金字招牌,许多一年前还不知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何物的投资者,纷纷慷慨解囊。有投资者甚至描述说,认购场面非常之热烈,他本人是因为“有关系”,才有机会以手头的几百万元现金和其中一位LP(有限合伙人)合股出资,成为这只基金的间接出资人。

  7月10日,温州中科福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虽然不是目前时新的有限合伙制的形式,但却同样是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由温州某富商个人出资和中科招商派出投资管理团队共同组建,后者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基金专业管理公司。公司成立后,其资金全部由广东发展银行托管,中科招商进行运作。

  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继2007年8月份以温州资本为主体的浙江首家公开意义上的私募股权基金——温州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成立后,电气行业的龙头企业正泰电气也牵头组建了云杉投资管理公司,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5亿元,据称二期基金也将于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开始募集,资金规模为现在的5~10倍,可能达到50亿元。

  温州时代广场对面的财富中心,这座刚刚落成不久温州最高端的写字楼里亦可以让你窥到眼下私募股权投资在温州的热度——不过20多层的楼里居然盘踞着30多家不同名号的此类投资公司。

  私募股权基金似乎是一夜间成为温州人最感兴趣的投资理财产品。然而这个并不算是最新的概念怎么会突然间大热,受到对利润最敏感的温州民间资本的热捧,一直是人们眼中投资机会发掘者的温州人这回真的挖到金矿了吗?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春天

  “上周末我在温州一个投资理财论坛上做了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演讲,场下居然聚集了500多人!”由于听众实在太多,作为演讲者的云杉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胡云耿无法了解听众都是些什么人,但他显然是被这么庞大的听众规模吓了一大跳。

  其实如果回顾一下他主持的云杉投资的组建过程,胡云耿大致就能明白眼下这些人都来自什么行业,他们的热情又来自哪里了。

  一直以来在投资银行、金融咨询、基金管理等领域工作的胡云耿是1998年回国的,算得上是第一批金融海归。这样的履历背景在1999年正泰聘用他做一个并购项目的咨询的时候,胡和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只能算是认识了而已,并没能琢磨出更多可以合作的地方。但8年后南存辉和胡云耿再次相遇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电气领域专业化的正泰因为自己也有投资公司,找上门的投资机会数不胜数,每天传真机不停接受来自各地的投资项目。很多跨行业的项目因为正泰一直坚持专业化的理念而不得不放弃,南存辉自己都觉得很可惜。尤其是这两年企业纷纷筹备上市,上市前的股权融资相对而言风险小而收益高,很符合正泰传统保守的投资理念。而正泰400多位股东中也有很多人对这块投资非常心动。

  两厢一琢磨,他们决定做一个投资平台,将正泰股东、协作企业,未来甚至可以联结温州众多闲置资金持有者的资金,用基金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展开对外投资,这样既避免了正泰多元化投资分散精力,也盘活了股东们手头富余的资金。

  云杉投资管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后,首期募集资金5亿元,正泰集团公司首期以有限合伙人身份认购2亿元,其他以300万元起投资入股。而投资产业则偏向于能源及能源相关行业,还有正泰及其股东们都非常熟悉的大型电力设备制造等领域。

  相对而言,去年云杉的组建过程还是相对比较理性的,但对去听胡云耿讲座的那500多人和更多其他投资者而言,他们的理性和热情之外,多少还有些无奈和孤注一掷。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所有现在的这些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虽然都是以个人名义投资的,但这些名字背后都可以看得到某某制造业者的名字,或正泰或德力西或神力或环宇,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做电气产品的、做房地产的和做打火机做眼镜的都有。在这个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夏天,无数资本从制造业中退出,闲置在个人手头的资本除了放高利贷给急需的企业外,大部分都还在观望。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新兴事物自然受到大家关注。

  在温州,这已经被作为当季最热门的理财产品在培育和销售。广东发展银行在浙江的零售业务一向走在前端,这次为争取到中科招商在温州的第一笔募集资金的托管权他们也绝对是不遗余力。“这个钱好赚啊,关键是市场很大。”一位温州银行业人士带着些许神秘的口气告诉笔者,外界流传说温州民间资本达6000亿元,确切数据没有人知道,但只要有1%做基金就够他们赚的啦。现在温州所有的银行都在争取基金管理者资源,以期有机会能够介入私募股权基金的托管市场。

  事实上,闲置在手上的现金和那些貌似过剩的项目,并不是温州人开始热衷私募股权基金的全部原因。“温州人一路炒房、炒小煤窑、炒棉花,到去年的炒股,能被‘炒’的越来越少——就只剩下买公司,而私募股权基金无疑是现在买公司最好的途径和模式之一。”胡云耿判断说。

  的确,在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流动性极强而又喜欢抱团的温州民间资金如果不是被“妖魔化”至少也是被“山寨化”,他们投资什么都被冠以“炒”的恶名。在眼下,虽然他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模式去操作,但他们要入股的是些3~5年内将要上市的公司,需要相对稳定、有规划的投资,“炒”这个字眼对企业未来上市有害无益。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同样是温州人主持的同类性质的投资基金,宁愿在上海或者其他地方注册,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背后的“温州”血统。“多年宣传之后,仿佛温州只有游资和炒家,没有真正的投资家。”一位投资者感叹道。

  稍微留意一下那些希望吸引投资的企业家的心理也可以发现,大家普遍认为有专业投资者或者专门团队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至少在形式上让人觉得可信多了,而且会有更多的后期辅导和培养,后者对发展中的企业尤其有帮助,这也是大家宁愿多花些成本,选择私募股权基金的原因。当然,入股公司所需动辄数千万元,民间自发组织力量还是显得比较有限,谈判能力也显得比较弱,比不上更加正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和风险并行

  据说,世界上有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基地都不在金融中心城市,而在离这些金融中心城市几小时车程的、资本密集的“边缘城市”,比如离美国金融中心城市纽约不远的康州格林维治村、离英国金融中心城市伦敦不远的爱丁堡,离德国金融中心城市法兰克富不远的慕尼黑。现在温州市政府相信,离上海不远的温州,有着具备建立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基地的所有要素。

  然而,虽然有千百条理由显示现在有理由、也是时候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温州有可能成为基金的中国基地,但去年的大牛市留给投资者和被投资者太多幻想,并非所有的基金都对现在的市场表示乐观。上海嘉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祥青对温州的这股热潮就有所保留:“现在其实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投资时机。”

  林去年12月份搬到上海,这之前他的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可是温州最早也是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曾经成功地投资过国内数家著名金融机构,据说最近5年年平均收益超过200%。但去年底他开始筹募一个新的基金的时候,却临阵退缩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都是两三倍,这就意味着风险会很高,都是一些做打火机、眼镜一分一厘的利润攒起来的钱,我怎么敢啊!”眼看着身边的同伴们以极低的利润率辛苦攒钱,却对他的投资眼光和技巧给予厚望,林祥青后来放弃了在温州募集新基金的计划,只把自己几个股东原先赚到的钱拿出部分来做继续投资,“股神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也不过30%,类似去年这样的“机会”几乎不可能再有了。”

  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这点,而且因为对外来的资金管理者天然的不信任感,在温州募集的资金相对比较难以管理。

  温州首家按照国际模式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东海创投,就是因为投资者对每个项目都颇有微词,数次介入投资管理,今年初东海创投与其管理团队北京杰思汉能分道扬镳,几位投资者重新组建新公司,原东海创投的资金和已投资项目全部转入新成立的环亚创投,主要投资者之一,佑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胡旭苍成为环亚创投的负责人。

  目前中科招商来自温州的基金只有一个投资者,关系相对简单,但投资者也有一个古怪的要求,就是钱不要放在账户上存放太久,所以一期基金他只给了1.1亿元。果然,公司成立仅月余就已经投出4000多万元。

  风险不仅仅在投资者这边,被投资公司也因为受这两年大牛市的影响,预期都很高,报价在10倍市盈率以上的都是寻常,要求在15~16倍市盈率的也不少见,因此温州的投资者们大都把投资目标限定在成长型企业。虽然环亚创投称自己已经投出去1.4亿元,云杉也投出去近2亿元,但每家真正投出去的也就2~3家公司。

  向来保守的正泰牵头成立的云杉更是直接要求他们的投资公司不仅仅有好的盈利模式,更要有相当可观的收入跟利润,“我们绝对不投资刚刚成立还没有产生利润的公司。”胡云耿很明确地表示。事实上,在盈利模式上,胡云耿反复强调,他们的投资期限比较长,着眼中长期,“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希望两到三年之后上市,三到五年才退出。”而且在投资决策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投资委员会中有一个人表示反对就放弃。

  据称,云杉基金的第一笔业务是投入9240万元购买焦化行业龙头山西阳光焦化集团的股权。按照他们的日程,这家集团公司预计将于2009年上市。“我们不会只做财务投资者的,我们一定会要求一个董事会席位并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胡云耿笑眯眯地表示,并宣称未来他们一定会有一个标杆项目因为他们的辅助,利润率可以达到60%。

  后者其实是云杉树品牌的策略之一。相比于胡云耿的经验丰富,大部分温州民间资本还只是在形式上靠近国际通行模式,甚至在一些人看来,私募股权基金只是温州人向其他高新行业偷师的途径之一。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宁波市试点私募股权基金 大致可分五种类型
·宁波市试点私募股权基金 大致五种类型
·私募投资者感言 操盘手:化神奇为腐朽
·温州投资者试水私募股权投资
·轻信网上"私募基金" 一市民被骗20万元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