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嘉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政协委员纷纷给予创建工作高度关注,在他们看来,创建文明城市应该从细节着手,而切实保障好残疾人群体和新居民群体的利益,正是嘉兴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的细节体现。
盲人小张最近惊喜地发现,出门坐公交车可以不用买票了。“以前都要买票的,为此我们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毕竟《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里有明确规定,盲人乘坐市内公交、摆渡轮船、地铁都可以享受免费,只不过我们嘉兴一直没有执行。”而小张不知道的是,他的利益得到保障的背后,有着市政协委员朱丽华的功劳。除了《关于要求实施嘉兴市盲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建议》之外,在今年的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朱丽华提出的另一个提案《关于在我市公共收费窗口实行残疾人优惠政策公示的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落实。从此,我市相关的公共场所实现了主动告知的义务,受惠人群一到这些地方办事,就可以从墙上告示中得知能享受哪些优惠,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此外,针对市区盲道被车辆占用的情况,市政协委员胡少青等人提出《完善盲人道建设,切实做好慈善公益事业》的提案,“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脸面,而公共窗口的告示也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委员们说,如果连残疾人群体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细节之处所体现的温暖,那“我们距离文明城市就很近了”。
除了残疾人群体的利益需要得到保障,新居民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在看到新居民为嘉兴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市政协委员也忧心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之余无所事事的现象。为此,市政协委员张仿龙在提案《以外来打工人员为重点,开办城市文明夜校的建议》中,提出可以由嘉兴新居民事务局牵头,市文明办配合,以外来打工人员为重点,开办城市文明夜校的建议,“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有事可做,一方面学习技能,一方面提升素质,从而使我们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得到提升。”另外,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陈俐提出的《关于及早重视嘉兴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的建议》等提案,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新居民群体的关注。大家纷纷表示:“构建和谐社会,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做到公平、公正,而这些都是我们评价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