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8日讯
作为宁波市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中学教师张莹,自去年秋上岗后,如今已有一年。
中学教师需不需要特别高的学历?博士是否适应了中学教师的角色?“80后”教师怎样与“90后”学生相处?博士生当初为什么选择到中学任教?昨天,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效实中学化学教师张莹及相关部门。
中学课堂来了首位博士教师
去年9月1日,让效实中学高一年级新生特别兴奋的是新任化学老师中有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哇噻,好厉害!”名牌大学博士生的光环,让同学们大为惊叹。
第一堂化学课,在全班几十位同学灼热而又好奇的目光中,博士老师终于现身。带着几分拘谨,她开始宣讲已准备多时的化学课“开场白”,由此真正走上了从事基础教育之路。
效实中学有一个传统:每位新教师到岗,都会安排一位“师傅”,一对一指导,以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张莹的“师傅”陈力毕业于四川大学,从准备教案,到课堂风格,到师生之间互动,陈力老师都会精心指点,而且还经常去听课,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化学组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也为张莹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很多帮助。这样,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在化学组各位教师的指点下,张莹很快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了。
张莹,湖南省长沙市人,作为“80后”的年轻人,张莹也有着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鲜明特征。记者问张莹:“‘80后’教师如何与‘90后’学生相处?”张莹笑着说:“在我的眼里,他们就好像是我的小弟小妹,十分亲切。有时同学们会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如果我因为有事没有答应,他们常常会软磨硬泡,有的女生还会向我撒娇,我就像他们的大姐一样。”
中学教师是不是需要高学历
对于中学教师“高学历化”的现象,我市社会各界对此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当中学教师,用其本科学习的内容就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聘用硕士、博士做中学教师,尤其没有必要让博士进中学。学历高消费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是对国家教育投入的浪费,这也应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当关注的一个问题。
另有不少人认为,硕士、博士进中学,有利于基础教育发展。一方面,硕士、博士通过在基层的教育实践,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一手资料,基础教育阶段能出真正的大教育家;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也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北大博士为何要当中学教师
张莹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学习经历: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4年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又保送为北大的博士研究生。
在北大,她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曾在一些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还曾多次获得北京大学的各种奖学金。在快毕业时,她被评为北京大学“学术十杰”。
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博士生,在同学纷纷选择出国做博士后研究或到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科研时,她却选择了到中学任教。张莹说了她的理由:“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每个阶段都有给我深刻印象的老师。所以,在临近毕业时我突然觉得桃李满天下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我希望像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老师一样,能够用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自己的学生。”
精心施教终于赢得学生好评
当然,“80后”女博士能赢得“90后”学生的喜爱,最主要的还是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像一位学校领导评价的那样,她非常“踏实、朴实、平实。”
因为读研阶段很多报告都是用ppt(电脑幻灯片)讲解的,所以,她在给学生上课时,也喜欢使用ppt。她觉得,这样做不但更形象生动,还能节省时间,更好地利用课堂45分钟。她说:“多年以后,可能学生并不记得老师讲授过什么具体的知识点,但是他们会记得老师的风格和精神,甚至会影响他,如果能这样就很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年结束时,效实中学按惯例让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给每位任课教师评分,张莹获得了很高的满意度。如今,张莹所带的班级已升入高二,她承担3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的教学任务。
教师队伍高学历者越来越多
大约在10年前,我市高中已有了硕士研究生的身影。2006年,宁波春晓中学聘用一位硕士毕业生,这是我市初中聘用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据市教育局人事处披露,今秋我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新招聘的教师共有7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有28人。高学历人才在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比例正在扩大,这已成为一个发展的趋势。
不过,学校招聘教师也并不是惟学历论。今年5月,宁波中学想招聘一名历史教师。有一位博士生、一位硕士生、一位本科生进入最后竞争,结果学校还是录用了本科生。宁波二中今年有一门学科在选聘教师时,面对前来应聘的一位博士生和一位硕士生,最终也选择了硕士生。两所学校的共同理由是:不惟学历,综合考查应聘者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