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我们带着对生的向往进入求助者的世界,希望我的努力能成为他们黎明前的那一线曙光!”杭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热线咨询员倪喆在她的博客上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今天是第6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设在杭州市第七医院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从2004年5月25日开通24小时心理干预热线后,让无数的徘徊在自杀边缘的求助者重新找回了生命。
自杀者的无助
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耳麦、一本记录通话的笔记本、一盆绿色植物,心理热线接听室的办公桌上,放得井然有序。旁边还有一张床,热线24小时开通,这张床是供上夜班的人暂时休息的。
走进接听室的时候,专职咨询员何臻正在接听咨询电话,声音轻柔,语调不快,很有耐心。为了不打扰她的工作,记者在房门外等待。20分钟后,何臻搁下了电话,电脑屏幕上显示:通话时间1小时31分。
“刚才太专注了,我都不知道外面有人。”见到记者,何臻很惊讶,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她完全融入了与电话那端的交流,按她的话来说:“我的世界渗透着求助者的感受,渗透着自杀者的无助”。
从热线开通至今,何臻就一直在其中工作。对于最隐私的心理问题,很多人怕丢面子,因此不会对身边的朋友说。在这个时候,热线咨询成了他们的选择。“我们不能像临床那样直接救人于病床上。”通话聊天以后,电话那端逐渐变好的心情,让“拯救了许多灵魂”的何臻和她的同事非常开心。
4年里接了4万多个电话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刷牙、不想洗脸、不想去上学……”上个月,家住余杭的小天(化名)打进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心理热线。接电话的是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室主任陈爱华。
刚读初二的小天情绪非常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每天躺在床上发呆。父母在对儿子打骂无效果后也干脆不再理睬,甚至对儿子说出狠话:“好好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做,干脆死掉算了,就当我们没有生过你这个儿子!”
电话里,陈爱华和小天聊了很久,最后还向小天要了他父母的联系方式。在陈爱华详细地跟父母说明情况后,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存在心理问题。第二天,小天就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市七就诊,结果显示小天患了重度抑郁症。
从热线正式开通以来,市七医院的心理热线一共接受了4万余人次的咨询,人际关系、感情、经济等相关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是咨询的主要内容。
五人中有一人遭遇抑郁症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毛洪京医生分析说,自杀人群中既有疾病群体,又有正常人群。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极度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酒精等物质依赖都是病态群体自杀的诱因。
现代人常自叹郁闷,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患有抑郁症呢?“每五个人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与抑郁症擦肩,目前我国大约有2000万的抑郁症患者。”毛医生说,打来电话倾诉的问题基本集中在情感上,恋爱失败问题是20多岁年轻人最为困惑的,家庭破裂则集中在那些遭遇婚姻红灯的中年人群中。
杭州轻生者男性比女性多
据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国秋介绍,自杀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有一半人为抑郁症患者。人群分布特点是女性自杀率高(自杀未遂率也相当高);但男性自杀死亡率比女性高,这与男性自杀未遂率低有一定关系。
杭州市疾控中心最近作的一次调查显示:因轻生而死亡的比例占所有非正常伤害死亡份额的12%,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人群分布与全国大不相同,男性自杀率明显高于女性。
倪喆的博客
谁能帮帮我?
一个沉默了足足1分钟的女性来电者,在我的耐心守候下终于哭出声,并开始断断续续的诉说。夫妻感情破裂并分居一年,在这期间妹妹一直劝说她和对方和好。在妹妹的影响下,她主动放弃了法院做出的有利自己的判决,希望能够让丈夫悔改,可是事与愿违。现在她带着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今天却又发现妹妹和丈夫有说有笑。与妹妹吵翻后,她觉得没有人真正在意她,她想到了死,而刀就在手边。
电话持续了1个多小时,在我的疏导劝说下,求助者从开始的沉默到哭诉再到情绪逐渐平稳下来。针对她流露出的对孩子的关心,我引导她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设想,并逐渐说服她把刀放回厨房再继续通话。最后,求助者表示情绪已经平稳,并承诺如果再有自杀的念头会再打这个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