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我们曾经这样过中秋:全家分吃一个月饼也是幸福

1994年9月22日,望湖楼下的中秋夜。

   浙江在线09月12日讯 过去的月亮和如今的月亮,并没有什么分别,而身边的人、身边的物事却在不停地变换。这种变化,沉积在心底,就成了人们中秋的记忆。

  昨天,早报《我们曾经这样过中秋》征集活动,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支持。近50位读者打进早报热线,诉说某个年代曾经的中秋故事。

  那些人,那些事,一勾起,就打开了话匣子,收也收不住。读者讲得感慨万千,早报听得回味无穷,悲伤的、尴尬的、遗憾的、有趣的,不过更多的是幸福。

  人到中年的孙增,大方地讲述着少时偷吃月饼的情节,那一刻,好像回到了童年;在金凤郊的记忆里,一家六口人挤在清泰门小房子里的记忆,却是清贫而快乐的;金女士回头再看,庆幸当初收到的那束桂花永远刻进了她的记忆,比玫瑰更镌永;而就快成为一名大学生的王筱雯,心里泛起几丝淡淡的愁绪,还没离开家就已经开始想念;和他们相比,81岁的陈映春老人对过去的80个中秋节更有话语权,8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战争,建国,困难和改革,她笑呵呵地给我们诉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秋故事,曾经的困苦艰难一笑而过,她说老人也应该向前看,追求现在的美好和快乐。

  我们从近50位读者中,选取了前20位打进早报热线的读者,他们将获得这20盆盆栽桂花。

  名单如下:孙增、廖水金、钟光宏、陈映春、邢宝华、孙铁山、董玉坤、赵群、朱鑫华、王敏、马年庚、韩时显、王筱雯、魏菊仙、金凤郊。

  另外请金小姐(尾号4228)、钱女士(尾号5559)、莫小姐(尾号7557)、任小姐(尾号5107)来电告知真实姓名,方便领取桂花(请在9月13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到凯旋路226号省林业厅门口领取)。

  孙增45岁杭州人——只有我家月饼是没有皮的

  1970年的时候,我10岁,住在马市街93号,一个墙门里七八户人家。我是唯一的独生子女,大家都宠着我。

  那时候买月饼要粮票,我们家人少,最多只能买8只。妈妈每次都装在家里的一只铁皮罐里。

  我回家早,又刚好在发育期,容易嘴馋,每次回家都会想办法找到铁皮罐偷吃月饼。我很小心,先关好门窗,再拉上窗帘,然后轻手轻脚打开罐子。虽然是偷吃,但也不敢吃完,每次都是一点一点地把月饼上面的皮剥下来吃。我还记得那是颐香斋的百果月饼,外面有很多层皮,甜啊。

  到了中秋月圆那天,全家三口人就拎着铁皮罐,和墙门里的邻居一起,去湖滨三公园赏月。铺好草席,打开罐子,我妈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因为每家买的月饼口味不一样,大家会分着吃,可只有我们家月饼是没有皮的。

  金凤郊56岁杭州人——第一份工资一半拿来买了月饼

  我家兄妹四人,我排老三。小的永远是穿着老大的旧衣服长大的,所以月饼也是分着吃的,切成四份,当天最乖的孩子能分到最大的一块。

  那一块月饼,一口就没了,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练出了一套细舔慢咽的功夫,如果哪个人吃得太快,幸福之后就是痛苦,看别人吃多难受啊。

  1970年,我参加了工作,那年中秋,我领了第一份工资,咬咬牙,花了15元,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去颐香斋买了两筒月饼回家。那一天,全家人吃得可痛快了。

  现在,月饼堆成山,却没人想吃了。唉,能抢着吃,也是一种幸福。

  杭州人金女士40多岁——见面送的是偷采的桂花

  我和老公是在有一年的中秋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我看他手里拿着一束花,心里想:这个男人还蛮灵光的,晓得送玫瑰哄人家。蛮开心地接到手里,结果差点晕倒,明明是桂花么,还一本正经用包装纸包牢。

  不过接触下来,这个男人不错。中秋那天,我就带他见家长了。后来我问他哪里买的桂花,他居然说是爬山时,偷偷采的。回头想想,他当初是有点小心翼翼的样子,藏着掖着,包装纸大概也是为了作掩护,想想都好笑。

  我大叫“真当亏的,完全是被你拐了么”,他笑死,说“要是当初送的是玫瑰,几十年以后,脑子糊涂了,肯定不。记得我们是哪个时候认识的了”。

  王筱雯18岁杭二中分校学生——盼中秋就跟盼春节一样

  小时候,家离西湖近,吃完团圆饭后,大人会带我去湖边赏月。爸爸手很巧,会给我做小灯笼,钢丝绕几圈,糊上桃花纸。我提着它,欢天喜地地跑。那时候,我盼中秋节,就跟盼春节一样。

  后来,我们搬到了景芳,这下离钱塘江近了,吃过饭,会去江边散散步。江上看月亮也很有味道。

  过完中秋,我就要去外地上大学了。老爸说,今年改成去武林门坐水上巴士赏月。有点淡淡的伤感。

  陈映春81岁杭州人——越老越巴望着过中秋

  解放前的中秋节,几乎没什么人过。大家整天提心吊胆的,只要一家人还在一起,就谢天谢地了。有几次,都是在逃难中,晚上还要赶路,最多点炷香,朝着月亮拜一拜,随手插在路边,然后继续赶路。

  建国后,终于有了家,再困难也要聚在一起过中秋。自家种的菜,摘了炒一炒,拿出一块月饼,切成8份,一人一口。

  最让我难忘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秋节,跟以前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啊。这才算是真正过中秋嘛。

  后来,子孙满堂,越老越巴望着过中秋节,倒不是指望他们带来的新奇多样的月饼,而是喜欢听他们给我讲讲外面的新鲜事情,我只要坐在沙发上不停地笑就好了。

  再后来,孙子辈都出国了。每到中秋,他们也不会忘记我这个老太婆。现在先进了,有电脑了,孩子们教我用电脑和他们通话。网络电话真方便啊,可以慢慢地聊,孙子们跟以前一样说笑话给我听。我还收到网络贺卡,稀奇古怪的。

  朋友们都说我身体好,看起来年轻。那是因为我有这么好的儿孙们。我在想,今年中秋,会有什么惊喜让我老太婆一直记着呢。

  马年庚60多岁杭州人——全家在医院里过中秋

  父亲离去前,在医院里住了很久,癌症。3年前的那天,家人全到齐了,大家围坐在父亲的病床前,陪他过了最后一个中秋。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小时候的我们眼里,是无所不能的。看到他虚弱地躺在床上,我们才明白岁月的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王泽光48岁早年在贵州,现在杭州——外婆寄了30年的邮包

  我从小随父母生活在贵州,五六岁的时候正赶上困难时期,吃饱都成问题,谁还来管小孩子的零嘴。最期盼的就是中秋节,家里每年都会收到邮单,我每次都跟妈妈一起去取邮包。肯定又是月饼,用油毡纸包着,一层层打开,香味也一点点散出来。

  吃月饼的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也是最风光的时候,邻居的小伙伴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30年,外婆给我们寄了30年的月饼。后来,条件好了,也懂事了,对我来说,中秋不再是香喷喷的邮包,而是那张外婆寄来的邮单。现在,外婆早已走了,我也随父母回到杭州。我的孩子每年都送来很多花哨的月饼,不过我还是喜欢自己去买最老的那种百果苏式月饼,就是外婆每年寄来的那种。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超强台风“森拉克”中秋期间可能影响我省
·共叙乡情同迎佳节 我省举行“三胞”中秋茶话会
·中秋期间机票折扣变化不大 汽车票预售延长至7天
·中秋节期间可能遭遇台风影响
·"森拉克"中秋可能影响浙江 与农历8月大潮碰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