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6日讯
昨日,青田县贵岙乡后山村的村民与乡政府签订了补偿协议。至此,涉及政策处理的8个村315户农户,全部按照乡政府出台的“红头文件”签订了补偿协议,同意出让自家的山林、耕地,用于建造全乡最后一条康庄公路。
贵岙乡是一个欠发达乡,山高路远制约着农民致富。截止到今年年初,全乡还有东山、后山、下贵等5个村庄未通公路。要想富,先修路,5个村的村民一直盼着修上宽敞的通村公路,摆脱下不得山、出不了门的窘境。而通往这5个村庄的康庄公路长20公里,有8个村庄的农户位于政策处理“红线”内。建设里程长、政策处理涉及面广等因素,让这条康庄大道一直悬而未决。
今年,贵岙把最后一条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全乡的头等大事,经过广泛调研制定出政策处理草案。7月底,贵岙乡通知8个村的村民选出代表,与乡干部一起协商,制定政策处理措施。吸纳好的提议,听取批评意见,8月初,贵岙乡政府初定的各项措施经过修改后,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各村。
8个村的村民代表参与政策制定时,纷纷提出合理建议。下贵村村民刘崇平综合全村村民的想法,提出了“对315户农户进行补偿时,先制定一个基准价,按照评估标准划分等次后,参照基准价进行统一补偿”的建议。呈山村代表刘笃胜则提出“补偿以置换为主”的建议。乡干部把这些建议进行梳理,得到各村村民代表同意后,全部写进了乡政府的“红头文件”。
有了“决策权”,8个村的村民代表并未向政府漫天要价。下贵村的村民代表刘宝光参与政策制定时,曾与各村村民代表交流。刘宝光说,综合各村村民代表收集的信息,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早修好路,提条件倒在其次。
“与农民代表议定政策措施,既有宝贵的点子,又有刺耳的声音。听到群众真话,有利于科学决策。”贵岙乡党委书记包永安说,贵岙已把邀请农民代表议政的做法形成一项制度,每半年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