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2008英国-中国浙江旅游文化活动周背景材料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浙江省旅游发展基本概况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自古以来,就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水、富庶的产出而获得丝茶之府、鱼米之乡、书圣佛国、文物之邦的美誉。

  浙江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在国家公布的8大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除冰川观光地、长年积雪地、地震遗迹和雅丹地貌外,其它资源一应俱全。据2004年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汇总,全省确认资源单体有21126个,其中3级以上(优良级)3917个,占资源单体的19 %。现有1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总量居全国之冠。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达到6个和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利旅游区、地质公园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等旅游资源的数量也均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政府主导,加大工作力度,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过去五年是我省旅游发展史上速度最快、成效最好、影响最大的五年。全省旅游入境旅游者达173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5.8亿美元、国内旅游6.6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147亿元、旅游总收入6957元,分别比前五年增长170%、199%、121%、168%、174% ,年均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快14、8、6、10和9个百分点。自2003年开始,旅游总收入连续五年相当于GDP的比值超过了8%,到2007年比值已提高到10.9%。2007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11.2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1亿美元,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五位;接待国内旅游者1.91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20亿元,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二位;实现旅游总收入2026亿元,居全国第四位。随着旅游经济整体实力的明显增强,旅游产业在推动浙江投资环境的改善、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8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为425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家乐”、“渔家乐”的兴起带动了家渔民的增收致富。截止去年底,全省有52家全国工农业示范点,56家休闲渔业基地,130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4768家农家乐经营户,8万多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全年接待游客3743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7.44亿元。

  2、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们在改造、完善原有景区(点)的同时,加大投入,推出了新西湖、西溪湿地、乌镇、鲁迅故里、横店影视城等一批精品景区,进一步提高了全省旅游产品的档次。随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红色旅游、海洋旅游、会展旅游的兴起,旅游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旅游产品从原来单一的观光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会展商务、购物娱乐、节庆活动等多元化、综合型方向发展;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餐饮业、饭店宾馆业、旅游交通业、旅游服务业、旅游商贸业和旅游娱乐业等旅游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旅游市场方面,以“诗画江南 山水浙江”为浙江旅游主题形象,深化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等区域旅游合作,先后举行了“港澳,浙江周”、“美国,中国浙江周”、“法国,中国浙江周”、“德国,中国浙江周”、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杭州西湖博览会、钱江国际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等一系列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际性旅游对外交往活动。随着我省旅游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市场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旅游业已成为展示我省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入境旅游增长势头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19.6%。入境游客总量和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上了三个台阶,2001年从全国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2002年进入全国五强,2006年跃居第四位。

  3、旅游产业品质不断提升。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加大旅游设施建设的力度,建成了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目前,全省有各类景区(点)2000余个,其中5A级旅游区3个,4A级旅游区66个,全省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万的旅游景区有26个,超过100万人次的有12处;有旅行社1378家,其中国际社67家,2006年有28家旅行社入选“全国双百强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112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7家,四星级121家,三星级361家,高星级饭店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国际品牌前十位的饭店集团,如雷迪森、假日、香格里拉、雅高、凯悦等均在浙江设有连锁酒店。拥有接待国际、国內游客的旅游客运、出租汽车4万余辆、游船2000余艘。设置了全国首批独立的旅游高等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000多人,就业率达98.8%,另有20多所高等院校设有旅游专业;拥有一支英、日、法、德、西班牙等十几个语种和粤、闽方言的总人数近2万名的翻译导游队伍。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省内形成了“四小时交通圈”的高速公路网络,全省7个机场开通了150多条国内航线、20多条国际航线航班。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加快。杭州市在第一轮旅游国际化启动阶段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旅游国际化战略。宁波市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经济强市和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为目标,开始实施推进旅游国际化两年行动计划。杭州市、淳安县分别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强县。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6个,位居全国第一。全省10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景区服务中心实现联网,生态化、星级化旅游厕所超过1000家,高速公路及主要景区交通沿线设置3000多块旅游标志牌,建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旅游政务网络和旅游商务网络。

  4、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努力营造了有利于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自199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召开规模宏大的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四个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全省各地立足科学发展,加强规划引导,修订完成了《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浙江省海洋旅游规划》、《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浙江省“三带十区”旅游规划》等500多个旅游规划。在全国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背景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浙江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实施意见》,召开了全省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动员会议。财政对旅游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全省旅游发展资金和旅游宣传经费两项合计达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亿元,增幅达24.9%。其中,杭州市每年以1.6亿元、宁波鄞州区每年以6000万元的财政投入位居全省各市、县(市、区)榜首。此外,全省旅游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以加强旅游市场法制建设和标准化管理为重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大力整治旅游市场,推行旅游诚信建设,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5、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近几年,我省充分发挥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以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旅游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理顺县级旅游管理体制。目前全省有近80%的县(市)按照“风景与旅游一体,产品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原则,形成了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配套,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高效运行机制。二是加快旅行社、饭店改制。针对我省旅行社“散、小、弱、差”现象,按照“总量控制、进出通畅、规则保障、优胜劣汰、效益优先”的原则,促使旅行社尽快改制。目前,全省绝大部分旅行社进行了改制。对国有饭店的改制,则采取引进外资并嫁接、经营者持大股、企业内部职工买断以及公开竞价拍卖等形式使公有制逐步退出竞争领域,从而使改制后的企业内在机制所蕴含的生机和活力充分显露。三是完善景区(点)的经营机制。在统一规划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部分旅游景区(点)采取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经营机制。四是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全省各地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扶持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项目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资呈现国家、集体、个人、民资、外资一起上的多轮驱动局面。民营资本尤其活跃。目前全省80%的餐馆属私营企业,旅游出租公司、大型游乐场、娱乐城、旅游商品店大多属于股份制或私营性质。宾馆业中,民营企业也占据了半壁江山。据统计,“九五”期间,我省民营企业旅游投资总额近50亿元,占总投资的53%。 “十五”时期民营企业投资比重提高到60%以上,涌现了开元旅业集团、宋城集团、横店集团等国内著名的民企旅游集团。

  总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浙江旅游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并稳步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旅游产业布局实现从地区不均、时空过于集中向区域平衡发展转变;旅游产品开发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商旅等特色旅游相结合转变;旅游市场开拓由国内旅游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并重转变;旅游投资主体由内资为主向内资与外资并举转变;旅游经营管理体制由三位一体、风景旅游分隔向三权分离、风景旅游一体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由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

  我省旅游业呈现出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发展领域越来越广阔、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化、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创新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态势。当前,我省旅游业已处于难得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全面竞合期、转型提升期和矛盾凸显期。这是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创业中发展,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坚持在创新中提升,突出工作重点,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具体指标:今后五年,全省旅游投入预计超过1500亿元;到2012年,全省旅游主要经济指标比2007年翻一番,实现全省旅游总收入4300亿元,入境旅游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3%;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