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6日讯
一块小“塑料片”,让从事制造业十几年的张良灿重新找回了自信,也让他的“同星制冷”在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后,获得了竞争的制高点。
日前,记者在新昌浙江同星制冷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室看到这块只有火柴盒大小的光纤阵列基板。“它主要解决了光纤通信中终端光信号的分配问题,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打破了两家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张良灿说。
“制冷行业属技术成熟产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寻找新的增长点只能另觅途径。”张良灿这样解释一家专业制冷配件生产企业涉足陌生产业的初衷。新项目的研发,张的技术团队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到今年初,前期投入达4000万元。几个月前,“同星制冷”以此为依托,专门成立了一家光电发展有限公司,进军光电产业,产品也开始批量生产。 “随着国内、国际光纤入户工程的广泛实施,新项目将带领‘同星制冷’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张良灿说。
今年以来,在新昌像“同星制冷”这样悄悄实施着转型升级的企业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新昌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技改装备投入超过10个亿,其中装备投入前7个月完成全年计划116.2%。一批轴承、制冷配件、建材等传统产业企业在困境中主动出击,加快“转身”速度。
不求大而全,只求专而精。在细分的市场夺取话语权,是这些企业的共识。曾因做家用燃气灶具整品而差点全军覆没的浙江新涛控股有限公司,几年前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做起了品牌灶具厂家的科技型配角,目前掌握了一批燃气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相继开发成功熄火保护阀、嵌入式阀和三气通用阀等新产品。今年,该企业获得了德国西门子总部的配套合作通行证,成为指定配套商。浙江美力弹簧有限公司的发展路径也如出一辙。去年以来,经过技术设备更新,开发了气门弹簧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弹簧品种可供汽车、工程机械、精密仪器等多个行业,成为美国、日本、德国多家大企业指定合作单位。
今年1~7月,新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6.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