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3日,舟山旅游业发生了前所未闻的“离奇”现象:
在宁波白峰码头,上千车辆为进入舟山而排成长龙;从未堵过车的普陀朱家尖堵车了,原本只有10来分钟的行程却足足要开3个小时;定海城区和普陀沈家门、朱家尖,所有宾馆、酒店家家亮出客满的牌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等全国上百家媒体的200多名记者,早早聚集在了朱家尖……
1999年10月3日,这本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舟山海滨也已经过了旅游旺季。那么,这天的朱家尖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令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令全国百家媒体在此聚焦?
原来,这天下午,由国际沙雕协会授权,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舟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在朱家尖南沙举行,正是这项节庆活动引发了之前提到的“离奇”现象。
回想起当年首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目前已与沙雕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的定海小沙张伟康、张永康两兄弟记忆犹新:
1999年10月3日那天,“十里金沙”朱家尖南沙海滩耸立起了由35位国内外沙雕手,用沙子塑就的21座10米见方、高达3米,精美绝伦的沙雕艺术作品。“两个不同世界在此相聚”“世界和平从家庭开始”“古风——良渚文化”……在气势恢弘、从未见过的大地艺术面前,人们惊讶着,赞叹着,沙子也能塑成雕塑,沙雕也会讲述故事!游客们纷纷照相留念,更多的人学着沙雕手的模样垒沙砌长城,叠沙起堡垒……少男少女们还在腿上玩起了垒沙游戏,尽情追寻童年的乐趣。最起劲的是那些记者,尤其是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记者,东奔西窜,将沙雕节的无数新奇一一定格。
在舟山沙雕节现场,第一次接触沙雕艺术的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全国雕塑协会副主席潘鹤先生也赞叹不已:沙雕将娱乐与艺术结合起来,具有融汇自然的无穷魅力。它不仅展示了精美奇特的艺术造型,而且表达了作者蕴藏着的丰富内涵和人生看法,非常富有哲理。张伟康说:“沙子也能办节?正是这种好奇心理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这年,舟山刮起沙雕旋风!
舟山刮起沙雕旋风,一刮便是10年。那么,当年的舟山是怎样形成和实施“以沙办节”的创意呢?
据知情人士介绍,10年前,舟山市委、市政府一直思索着这一样个问题:现代旅游业的竞争,是文化竞争、品牌竞争,是创意竞争,舟山该怎样通过举办一个依托碧海金沙特色的节庆活动,赋予海洋旅游以文化内涵,提升海洋旅游的品牌效应?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世界各国风靡了20多年的沙雕艺术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并形成统一意志:举办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一年一届,实现“以沙办节、以节促旅,以旅活市”目标。
据介绍,首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期间,朱家尖南沙景区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相当于1998年朱家尖游客接待总数的37.5%;沙雕节为全市旅游相关产业带来1亿元的社会联动效益;有关首届舟山沙雕节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计5000余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