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2日讯 校企合作已成为宁波高校推进高教改革,提高社会经济服务能力的一个突破口。据统计,近3年来,在甬高校每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高峰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目前宁波市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高校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人才。其二是科技合作,高校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开发、设计、研制产品,解决技术难题。其三是社会培训。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日益提高。据统计,去年在甬高校共承担科研项目4478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9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在甬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就高达7.2亿元,而近三年来,在甬高校每年的横向科技经费增至2亿元,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据介绍,目前宁波市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困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企业与高校目标不一致,企业追求短期利益,与地方高校合作意识不强,而高校更重学术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比较淡薄;二是企业处于转型时期,对科技研发的动力不足,导致在产品研制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三是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压力较大,加上校方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没跟上,导致教师从事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采访中,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助理胡赤弟透露说,这些困难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及高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制订相关的文件,引导高校教师投入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特别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