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目前浙江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情况。省外经贸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如昉说,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市场、汇率、政策和成本之外,影响浙江出口的重要因素。
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今年8月,我省共遭遇来自美国、欧盟等25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障措施和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和“337”调查296起,占全国该类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直接涉案金额6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陈如昉说,除了国际贸易摩擦涉案数持续增多,涉案金额不断攀升,浙江省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从单纯的贸易问题,向汇率制度、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社会责任以及经济管理模式等深入,对浙江的纺织、机电和轻工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浙江的出口企业近3万家,而每年出口创汇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占83%。”陈如昉认为,浙江企业频频遭遇贸易摩擦,与浙江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不无关系。另外,由于浙江出口的多是资源要素较高、技术成本低的产品,这类产品占出口总数的80%-90%,容易与国外政府希望扶持的传统产业发生摩擦,而浙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数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