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和樊跃,是张艺谋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们并称为“铁三角”,共同打造了“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北京奥运结束一个月后,王潮歌和樊跃首次走出北京,着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到杭州来维护《印象西湖》,足见对这部最新“印象”力作的重视。在对《印象西湖》进行了两天的精加工后,昨天下午,两位著名导演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对话中,樊跃显得绅士又低调,王潮歌成了不折不扣的“铁三角”新闻代言人。
【谈奥运:开幕式不可超越】
记者:北京奥运会取得空前成功,有媒体评论“开幕式是中国获得的第一枚奥运金牌”,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面对这项任务是不是很有压力?
王潮歌:说实话,没什么压力,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不会可悲。要说有那么一点点压力,那就是开幕式前24小时,熬了两三年,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了。
北京奥组委邀请我们三人竞标开闭幕式导演,说明官方认可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心态也非常放松,只是对竞争有点不习惯,不过我们在做方案是相当认真,而且非常注意保密,不仅单独租了套房子,还新买了一批电脑、打印机,全都不能联网,就连工作人员也是从奥组委里请的,吃的喝的都是送货上门,闷在屋里两三个月后,递交的方案总算获得奥组委的认可,成为中标的13个团队之一,全队的辛苦没白费。
记者: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些积极评价的?
王潮歌:“民族崛起的象征”、“首枚金牌”……这些评价超过了任何艺术家能给自己的褒扬,以前也从没想过这些话能说给我听。尤其是巨幅画卷,这些创意任何人都无法复制,无法超越,就如同开幕式不可超越一样,中国5000年文化意境,通过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纽约高档社区,平时跟邻居没什么交往,但在开幕式第二天,她收到无数陌生人的鲜花和祝贺,那种被认同感让她大哭一场。能带来这样的变化,任何付出都值得。我会一辈子享受这样的过程。
记者:这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王潮歌:对今后的工作没任何干扰,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要说影响,那就是心灵受到震动,感觉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身价?)名气要是能跟身价成正比,那换成银子该多好(大笑)!说实在的,我们现在手头上有很多工作都是奥运会之前接的,忙都忙不过来。目前全国有十几个城市要搞“印象”系列,我们都不敢答应下来,怕到时没有时间去做。
樊跃:有点涨分,而且评价高了点,但同时有一种失落感,期待什么时候有机会再大干一场,那过程太刺激了。
【谈张艺谋:一个面冷心热的人】
记者:张艺谋平时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樊跃:在开幕式演出过程中,张艺谋看起来非常闷骚,一声不响地来回踱步,显得很焦虑。
王潮歌:不过在平时的排练过程中,他的话特别多,像打机关枪,还伴随肢体语言,骂起人来也很凶,很导演。但他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有一次我发高烧,还要出席一个活动,张艺谋听说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一只大手放到我的额头。虽然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手的温热让人很感动。他每天都很忙,可以连续两个月每天只睡三小时,他能知道你生病并关心你本身就很不容易,这也说明他其实是个很细腻的男人。
记者: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并构筑“铁三角”的?
王潮歌:当时,我和樊跃在桂林做一个论坛的闭幕式演出,张艺谋那时正酝酿《印象刘三姐》。他看到我们的演出后就到宾馆找我们。我们没寒暄就直接谈作品、谈创作,谈了很多。他回北京后就给我们发来邀请,希望共同创作《印象刘三姐》。当时我们非常犹豫,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导演搞搭档的也很少,所以没答应也没拒绝。后来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也没聊起怎么合作的事宜,还是直接谈工作,到现在还是这样。
至于工作上的分工,通常重大决定是由我们三个人共同商量确定。到实施的阶段,樊跃主要负责舞台、机械、美术、道具、服装等形象上的掌控;我负责排练、文学和音乐部分;张艺谋除了参与前期的策划还负责后期的宏观把握。
记者:你们平时在一起最大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王潮歌:买衣服。每次来杭州,我们都要到杭州大厦去购物,服务员都认得我们了,开销不少,买什么不买什么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只知道瞎逛。张艺谋也爱买衣服。
樊跃:这其实是我们的一种减压方式,在创作上卡住了,通常都会去逛逛,然后会找到很多创作灵感。
【谈西湖:有高贵从容的气质】
记者:《印象西湖》已经有过5次改版,这次你们又来维护,想达到什么效果?
王潮歌:就是让演出更紧凑,更好看。这次只是微调,小到灯光的明暗、演员的搭配以及音乐的音量大小等。比如说“击鼓水花”这个动作编排,演员要使多大劲水花才溅得高,让观众觉得好看?我们都在不断调整,今后还会根据观众反应进行修改,对导演而言,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记者:看过开幕式和《印象西湖》的观众都有一种感觉,两者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
王潮歌:(哈哈大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导演在同一个时期,其艺术思维和脉络是一贯相承的。《印象西湖》和开幕式的创作几乎都在同一个时期,我们三个都参与其中,并不是有意把《印象西湖》的元素移植到奥运中去,再说两者表现的艺术样式、语言方式完全不同,如果说一定有神似地方,说明导演思维清晰没有断层,《印象西湖》就是一台永不落幕的开幕式。
如果把中国5000年文明比喻成青花瓷,那么开幕式表现的就是花瓶上工艺精细的花纹。《印象西湖》是一个标签,蕴含很多独特的花纹,她那种高贵从容的独特气质,让人觉得悠然、踏实。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做《印象西湖》的原因。你们生活在西湖边真的很幸福,这是一个值得向任何人显摆的地方。
我有过切身体会,在西湖边散步,碰到游客下车,能闻到一股汗臭味,这说明西湖空气真新鲜。西湖古色古香的韵味,也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