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晚,大型歌舞剧《刘三姐》将在嘉兴大剧院上演。女主角王予嘉曾获张艺谋导演“钦点”,此次在《刘三姐》中扮演曾风靡全国的“刘三姐”。而演出这场大型歌舞剧的剧团也是当年在全国掀起“刘三姐”风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剧团。
嘉宾:盛洁(广西壮族自治区演出公司总经理,该公司代理广西刘三姐剧团全国演出推广事务)
采访:叶丰收(本报记者)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说,以前的那出轰动全国的《刘三姐》也是广西刘三姐剧团演的?
盛洁(以下简称“盛”):是的。这个剧团被称为“广西刘三姐剧团”,是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剧团进北京汇报演出歌舞剧《刘三姐》,结果在全国一炮而红。之后,大家都叫它“刘三姐剧团”了。(笑)当年的刘三姐,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如今,他们为适应新的时代审美要求,重新编排了大型歌舞剧《刘三姐》。
记:当年,刘三姐的故事确实深入人心。听说,当年《刘三姐》进京汇报演出成功后,全国很多男士都把主演黄婉秋当成了梦中情人?
盛:“刘三姐”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好:她聪明美丽、能歌善舞,为尊严而抗争、为自由而歌唱。这样的人物形象自然深入人心。当年汇报演出时,《刘三姐》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随后,《刘三姐》在全国巡演了2000多场,场场观众爆满。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同样受到全国观众热烈欢迎。黄婉秋当年出演刘三姐时才17岁,之后“刘三姐”几乎成了黄婉秋的代名词(笑)。她现在已经是全国政协委员了。
记:那新版《刘三姐》如何超越旧版《刘三姐》呢?
盛:老版《刘三姐》突出刘三姐和地主之间的对抗,也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吧。而新版《刘三姐》最大的特色在于突出了民族风情,在人物形象、剧本主题和艺术风格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表演时突出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过改编依旧本着“延续经典”的宗旨,剧团主创非常小心地保持了剧目原有的故事完整性和原创性,并融入更多现代理念,也是为了使经典片段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记:能详细谈谈新版的艺术特色吗?
盛:好。其实我刚刚所说也已包含了一些。除此之外,新版中山歌歌唱方式上,吸收了一些流行元素,使之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为增加视听冲击力,新版中还借鉴了一些音乐剧的表现手法,使歌舞音乐趋于戏剧化。新版无论在剧情还是主题上,剧团主创都尽力打造它的时尚魅力。
记:你们的舞台背景设计理念也是要“打造它的时尚魅力”?
盛:呵呵,这次的舞美剧团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聘请了香港一位著名舞美设计师(来设计)。他一改传统,采用“情物合一”的理念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在音乐声中,天幕延伸下的江水、群山、凤尾竹、桃花、榕树在不停变换,时远时近……这种戏剧与音乐互相交融的演绎方式,使这部传统经典作品充满了现代气息。之前的巡演中,观众们都一致叫好。
记:这个问题有点八卦。我们听说,《刘三姐》最原始的剧本是你爷爷所写?
盛:(笑)你们的资料还真多。其实是我姥爷(外公)写的。他上世纪30年代从复旦大学毕业回到广西,一边创办学校,一边四处采风。偶然中听说了关于“刘三姐”的故事,非常喜欢就写下了剧本。不过,我姥爷当年写剧本时突出的也是民族风情。因为在当地传说中,更多体现的也是民族风情。后来突出刘三姐和地主之间的对抗,也是在特殊时期的产物。
记:那这次新版《刘三姐》再次“回归”民族风情,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原始剧本或者说原始传说的一种回归?
盛:应该可以这样说吧。不过新版《刘三姐》对原有格局的打破,一定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主张。
记:听说这次演女主角的王予嘉,曾获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钦点”?
盛:是的。就歌舞剧《刘三姐》来说,王予嘉是继黄婉秋之后的第五代“刘三姐”了。在新版《刘三姐》中,王予嘉的表演得到的认可度也非常高。她的嗓音优美甜润,扮相靓丽青春,既有广西女孩“水的灵性和纯洁”,又赋予“刘三姐”更多的现代个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