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儿子比较好动,学习成绩几乎排到了班里的倒数。连老师都说,根据他的经验,这孩子好不起来了。这时做家长的能怎么办?市区陈女士决定让儿子退学回家,在家里请家教老师。20日的晚报刊出这则消息后,几天来,记者电话接了几十个,前两天是来应聘教师的,这几天全变成了一些家长的咨询专线了,因为他们家里也有一个这样相似的孩子。
有专门的多动孩子的培训班就好了
昨天,读者马女士来电询问陈女士家儿子有没有退学,“我很关注这个报道的,之前我也一直在想,要不要让孩子退学,所以很想知道陈女士这件事的进展。”马女士说,她有个读初一的女儿,上课也是注意力不集中,一堂课能听个十几分钟就不错了。马女士也和女儿商量过退学的事,但女儿不肯,觉得一个人在家太孤单。按马女士的设想,最好能有个专门针对这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差生”的培训班,一个班五六个孩子,按孩子们的节奏来上课,比如十几分钟一堂课。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有点高,课要上得生动,还要有点心理学知识。“多出点儿钱我们也甘心。”
还有几位市民,因为孩子也是读初二的,想和陈女士“搭伙”,让孩子们一起学,“我们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和陈女士一起请老师,两家分担家教费,负担可以轻点儿。”其中一位也是姓马的女士说,孩子考试成绩在班上也是倒数几名,老师不太管,她和先生也没时间,眼看着儿子学习越来越跟不上,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让儿子退学的想法老早就有了,就是不敢行动。”
如何对待多动儿,家长点子有不少
陈女士曾说过,她有一次观察儿子做作业,只见他手表弄弄,头发抓抓,翘着二郎腿,嘴里哼着歌儿,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儿。不知道这种情况算不算多动症,很多家长打来电话,以过来人的身份,教陈女士对付孩子多动症的方法。
一位陈先生建议陈女士带儿子到省儿童医院的多动症治疗中心看看。据他介绍,10岁的女儿也是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人际关系差。后来到省儿童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点药,女儿的情况改善了很多。但弊端也有,这个药不能停,一停老毛病就犯。
但读者凌女士则认为吃药不好,担心有副作用。她说,儿子读六年级,也很调皮,老师上课,他溜出去玩,害得她天天被老师叫去训话。她带儿子去看过心理门诊,还到“西点男孩”培训过,但效果都不好,也有过想让儿子退学的想法。后来,她摸索到了一点方法,现在儿子已经安静多了。她介绍的方法是,让孩子早晚各吃两片西洋参,早上陪儿子打半小时羽毛球,让他的体力消耗掉。这个办法有没有科学道理说不上,反正对她儿子效果不错。
也有家长对陈女士让儿子退学的做法表示反对,认为还是学校教育好,勉励她千万不要放弃,在对调皮孩子的教育上要“敌进我退”,一方面鼓励,一方面规矩也是要做的。她“现身说法”道:儿子从小学开始,课堂作业都完不成,每天回家后,先补课堂作业,再做家庭作业,她就一直陪着儿子做,几乎每天都到晚上12:00才睡觉。现在儿子很好了,竟然考进了鲁迅中学。“孩子不教好,我没有第二个孩子的,能不操心吗?”吴女士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陈女士委托晚报招家教老师,但目前来看,真正有经验的退休老师少,如果你有信心教好这样的孩子,可以继续和晚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