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空调7路车。
1990年的双节通道车。
编辑人语
要去西湖边坐什么车?老杭州不假思索就会说乘7路车。很多外地游客,也晓得乘7路车。7路车,见证了西湖近60年的变迁;7路车,也见证了人的精神生活的变迁;7路车,与中外游客有着深深的情结。
车与路密不可分,更与人紧密关联。通过记者笔下的车、路、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趋向生活品质之城的风貌轮廓,看到更加安定祥和的民生状态。
当然,人们还有许多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期盼,人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就像,木质车子变成了空调大巴;就像,羊肠小道整成了景观大道;就像,破旧老屋改造成江南民居……
浙江在线10月03日讯
国庆佳节,西湖特美。
长假里,外地人来杭旅游观光,西湖是很多人的选择。在杭游玩,坐公交车很方便,而可以到达西湖各个景点的,非K7路车莫属。
杭州公交7路车车轮,随共和国成长的脚步,一直向前,向前。
开7路车是一种享受
“新中国成立后,7路车才真正发挥了它精华旅游公交线路的职能,”曾是7路车司机的沈国强说,“从城站火车站出发,开往西湖风景区,终点站到灵隐,给八方游客来杭旅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7路车的线路一直没变,很多老游客对它情有独钟。“一位70多岁的上海游客跟我说,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来杭,他就开始乘坐7路车了。那位老游客一直感叹,当年的杭州还是有些破旧,7路车让他看到了杭州迈向繁华大都市的一个个脚印。”
沈国强感受很深:“最早的时候西湖是要收门票的,所以游客们都会先计划好要去哪几个景点,然后有选择地下车。而现在,西湖全部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站点下车都很随意了,经常有游客在车上坐着坐着,突然看到窗外的风景很迷人就下车了,也不管是到了哪个景点。”
“开公交车一般都蛮枯燥单调的,但开7路车那是一种享受。”沈国强说这话时有点陶醉,“真的能感受到西湖越来越美,并且乘客的心情也因美景而更好,每天都能听到乘客们上百次对西湖的赞美声,感觉蛮自豪的。”
“五朵金花”也成一道风景
建国初期,7路车是极其简陋的木头车。“那时的零件都是拼凑的,钢板是用毛竹代替的,动力也很差,每到上坡时速度就很慢很慢,”沈国强说,“并且车内设施很差,夏天很闷热,冬天又因为密封太差而到处漏风。”
那时的司机和售票员是异常艰辛的,但大家都还是争着要去跑7路车。当时选拔是很严格的,司机不仅要技术好,还要通过政审;售票员要求个个都是美人胚子,而且嗓音也要很甜美。
沈国强说,当时有5个女售票员,被称为“五朵金花”,也是7路车上的一道靓丽风景。那时没有自动投币设备,女售票员在收钱找钱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小伙子塞过来的电影票呢。
7路车的司乘人员,不仅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还自学多门外语。沈国强当时为了应付各国的游客,在新华书店把各种版本的外语书都买了,一有空就埋头苦学。随着来杭外国旅客增多,他自学的外语也就派上了用场。
7路车就像是个万花筒
7路车就像是一个万花筒,带给几代人各不相同但却同样美丽的珍贵回忆。
一群群80后,经常乘坐7路车去西湖边约会。“有一对年轻情侣,每个周末都坐7路车去西湖边约会,我看着他们从热恋到结婚,一直到后来带着孩子坐7路车去西湖游玩,印象特别深。”
“还有很多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清晨乘坐7路车去灵隐进香,”沈国强感动地说,“有一位老人告诉我,7路车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几十年的感情已经融进了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