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7日讯 “为什么良渚博物院的很多塑像都是左撇子?”国庆假期,全新建成开放的良渚博物院迎来了12万人次的游客。在展厅栩栩如生的模型区域里,一些细心读者发现,无论是在劳作时,还是在生活中,太多“良渚人”使用的都是左手。
“是不是博物院做错了?”许多人向博物院提出了疑问。
“这绝不是博物院出了错,是专家们根据考古研究,反复讨论和研究后设计的。”昨天,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给出了标准答案。原来,专家们根据这些年来的考古发现推测,有不少良渚人可能更习惯使用左手。就好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这仅仅是一个习惯而已,在5000年前这并不稀奇。
细心观众有疑问“良渚人”塑像有没有做错?
昨天,热心读者洪小迪给早报打来电话,说在新开的良渚博物院里,有些“良渚人”塑像可能做错了。
“就在‘良渚文明’展厅里,有很多塑像拿东西、干活用的都是左手。这不合常理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习惯用左手呢?”
当时,洪小迪和朋友就向附近的工作人员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说也有可能是做错了,那要等重新做一批塑像再来更换。”
昨天,记者特地又来到良渚博物院的“良渚文明”展厅。这里用油画、塑像、模型等还原了一个逼真生动的“良渚人”世界。这些“良渚人”塑像,从头到脚都是米白色的,面容、身材看上去也差不多,有的在耕田,有的在伐木,还有一些在吃饭,嬉戏……乍一看,还真注意不到左右手的问题。
带着疑问走近一个个仔细看,果然,几十个塑像里,有近一半是“左撇子”。比如说,好几个“木工”,都用左手高举着斧头,正在奋力砍木头;割稻的“农民”,拿镰刀的也是左手;还有围着炉火吃饭的一家人,一位正喝汤的长者,也用左手拽着勺子;而在莫角山营建的场景里,那位身穿黄袍的首领也是用左手拿着斧头。
记者询问一旁的保安,他一听“左手”就来劲了:“已经有好多人问过这个问题了。”不过,他也弄不清楚究竟是不是做错了。
专家解答说不稀奇南方人许多年前都是左撇子
“不是我们做错了,这可是专家们研究通过的造型,是很严谨的。”博物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很多专家认为,良渚人的确有使用左手的习惯。”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长刘斌在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发掘出一些割稻的镰刀,从刀刃方向来看,的确有左右手之分,而且大多数适合左手使用。”
同是研究良渚的省考古所专家赵晔补充说,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斧头,装起柄来也比较适合左手使用。不过,因为斧头的实物发现得很少,所以专家并没有下定论。
刘斌还告诉记者,从史书记载上看,古代南方人爱用左手是个普遍的习惯,这与北方人有着明显差异——据《史记》记载,吴越时期,大部分南方人都习惯用左手,而北方人则反之。用右手的习惯,是到了后来才渐渐“盛行”的。
良渚博物院里的“左手”塑像,并不是出了错,而是专家们反复讨论后才通过的。“包括塑像的胖瘦、造型以及动作专家都研究过。而有些学术上还没定论的问题,就要想办法避免。比如,之所以我们的塑像整个都是米白色,就是因为目前学术上对良渚人的服装还没有定论。”博物院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还表示,以后会考虑在不影响展厅总体展示的情况下,摆放一些关于良渚人左右手使用习惯的文字,这样观众就不会抱着疑问回家了。
不过专家也特别提醒,良渚人习惯用左手,是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成果所做的推断,“虽然大部分专家都认同,但也有小部分专家认为,这些工具的左右手之分,其实只是使用方法的不同。也许我们看起来适合左手使用的式样,右手也可以用。”比方说,我们平时喝水拿杯子喜欢用右手,但如果是喂别人喝水,那用左手会更方便。所以,适合左手的杯子并不代表我们习惯用左手,而只是使用方法上的不同。“这必须靠第一手的实物资料来证实,不然就没有发言权,可这样的证据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