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外贸出口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义乌素有外贸交易风向标之称,其众多外贸企业遭到了强烈冲击,国际买家的赖账导致不少企业出口坏账增加。近阶段,市场频传国外买家卷货走人,企业也频频因为买家赖账不付而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报损。面对这些,出口信用保险一定程度上成了外贸企业的风险护身符和安全阀,目前,义乌众多出口企业和市场经营户纷纷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以期让企业吃颗定心丸。
出口报损达人民币2560万元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统计,全省范围内,前5个月收到的报损案件金额高达3034万美元,同比增长80%;已支付赔款8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5.6%。其中,理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25.6%。这么大的报损量,反映出目前企业的坏账率同样大幅上升。
据了解,义乌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为268%。截至今年9月份,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累计收到义乌企业报损案件93起,报损金额折人民币共计256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500%。
危机波及最严重的是制造业和消费品等行业,并且在美国买家的信用状况波动中体现得最为剧烈和明显。据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分析,其受理的案件呈现金额大、大额案件多、美国买方出险率高等特点,产品涉及家装、建材、纺织、汽配等行业。仅义乌地区而言,报损大部分集中在纺织品和工艺品行业上,风险已经由美国逐渐蔓延到其他欧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另外一个特点是,发生风险的案件也集中出现在以往的“老客户”身上,据悉今年最大的一个信用保险报损案件的金额已经超过600万美元。中信保提醒,以往出口商仅仅关注“新买家”的风险,而放松或忽略“老买家”、“大买家”风险,在目前的状况下往往会导致巨大的损失。
外贸企业争相投保出口信用险
义乌有一家外贸企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大客户。最近双方正在商谈一宗100多万美元的生意,考虑到金额较大,该企业打算投保信用保险以保障货款安全。但中国信保在调查买家情况时发现,该买家在其他地方已有多笔货款发生拖欠,而且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早就上了中国信保的“关注名单”。义乌这家企业得到信息后,开始重新考虑和买家的谈判。
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业务主管说,以前经济景气、生意好做的时候,由于货款到账及时,所以义乌老板对投保出口信用险基本采取一种不重视甚至不屑的态度。时过境迁,最要命的“钱卡了脖子”的时候,出口信用险作用就不断体现了出来。
中信保通过掌握买家的背景和经营情况,经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对买家信用进行动态评估,以达到和出口商共同预防和控制出口风险的目的。由于信用保险这一风险控制方法在国际发达国家已经采用了一百多年,早已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出口企业利用的风险管控金融工具,因此现在在义乌出现了和同一个国际买家做生意的好多家出口企业争相投保的情况,谁都想处在被保护的位置,投保买放心。
中国信保给出几点提醒
由于出口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经常出现多个出口企业在同一个国外买家身上遭受损失的情况。因此,向中国信保了解国外买家是否在中国有过不良纪录或是否出现风险异动,是一种及时的自我提醒和补救行为。
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认为,出口信用保险是给企业降低外贸风险的一项业务,外贸企业投保后,中国信保会指导企业如何去规避外贸风险,在各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外贸流程操作。为此,中国信保积极为外贸企业出谋划策,以下几条建议外贸企业不妨参考一下:
第一、对买家,特别是老买家提出来的放账请求或者是延长账期的要求应给予足够关注,此时应当通过资信调查了解该买家的最新经营情况后再做决定。第二、对交易金额较大或周期较长的交易,要紧密跟踪货款回收情况,并定期跟踪买家的经营情况,发现有违约迹象或异动信息时,应及时寻求专业机构帮助减损。第三、开拓业务应时刻紧绷“风险”这根弦,在合同缔结、审单制单时要更加慎重,努力规范和完整保留证据,以免出现风险后无法追索。最后、针对欧美地区已出现的明显衰退迹象,出口企业应积极稳妥地开发新兴市场和发展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