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9日讯 “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是今年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关注的人群主要是大、中、小学的学生。调查表明,在杭州,近20%的青少年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已达到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日前,杭州高校一大二男生跳楼自杀,再次向人们敲响了关注精神健康的警钟。
10月7日凌晨,杭州某高校内大多学生都已经熟睡,一名20岁的大二男生陈云(化名)拿起寝室的水果刀向自己的手腕割去,割腕后陈云又跑到宿舍楼六楼,纵身从窗台跳下。
凌晨两点半,该男生被送进了城西一家综合性大医院,此时他已神智不清,浑身是血。医护人员立即开展抢救,浙医二院的ICU专家也赶来会诊,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男生仍因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这个孩子轻生的想法太强烈了,跳楼之前已割腕,来时伤势实在太重了……”凌晨6点,医生痛心地宣布男生不治身亡。听到这个消息,守候在抢救室外的老师茫然了,“这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而且一点也看不出有精神上的问题啊,怎么一下子就这么想不开了?”
10月7日下午,陈云的父母从四川赶到医院,面前只有儿子冰冷的躯体。中年痛失独子,陈先生夫妇哭得痛不欲生:“这孩子从小成绩就好,高考的时候又考上了重点大学,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啊,有什么道理要做这样的事。”
医生对这样一位天之骄子的离去也很遗憾。据了解,近年来送进医院急诊室的轻生学生增多,“自杀是一种‘传染病’。周边一个人的自杀,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有轻生意念的人。”专家表示,学生自杀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盲目和冲动,他们的生命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这和成人自杀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其实学生自杀是完全可以挽回的。”周围的亲人、老师和同学应当及时关注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予以疏导,如有病兆,要及时带他到医院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在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杭州市卫生局的专家指出,尽管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多于小学生,但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要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用心感受和领会奥运精神的精髓,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心理专家赵国秋指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成长、自我意识和人格飞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作为家长和学校老师都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隐藏着的心理问题,不避讳,积极矫治情绪和行为问题,维护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他提请,对于儿童心理问题,除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和爱护外,孩子本身也要学会一些人际关系处理和心理调适的技巧。省立同德医院的精神科专家冯斌建议,对于已患有抑郁症,对人生持悲观态度、情绪低落、有孤独感的学生要及时帮助他们就医。
据推算,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精神卫生应成为全社会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