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基本摸清,27324个项目纳入保护范围。
从耳熟能详的灯盏糕、杨梅酒和杨梅干的制作技艺,到逐渐消失的筷子笼等泥瓦品烧制、蓑衣编织技艺;从熟悉的坐月子、年夜饭、二月二吃芥菜饭习俗到稍显陌生的建房、上梁、砌灶习俗……昨天,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
推荐阅读
温州慈善家评选活动昨日启动
ATM上提到假钞 取证成困局
学校装空调要学生掏腰包
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焦点
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公布
哈尔滨着火大厦61人被救出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从去年10月启动,到今年8月结束,其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收集实物资料1.2万多件,文字资料306册,音像资料439盒;共搜集了55万多条线索,经筛选共确定了27324个有价值项目,建立了文字和音像档案,逐步建立数据库。我市各地分别编辑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分县卷本和乡镇卷本,合计307卷本,5000万字。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副主任陈顺水等一行专家表示,温州非遗普查工作成效显著,发现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项目原生态现状。特别是泰顺的钹子书、洞头的渔灯舞、温州各地的道教音乐、畲族的钉鞋舞等新发现的项目,具有浓郁的温州地方区域特色,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
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万多个项目将分级分批保护,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同时,要让普查成果“活”起来, 着手编辑出版图文并茂的精编卷本。通过各种载体和方式进行展示,让广大群众分享普查成果。记者 周大正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