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湖公园里有个“拾荒部落”》后续报道
两个自称上过大学的80后与4个离家出走的90后栖居在市区范蠡湖公园的凉亭内,他们靠捡垃圾为生。经过晚报报道后,有读者来寻亲,有读者热议他们的行为,他们还迅速成为众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随后,“老大”的舅舅来到范蠡湖公园认了亲,在劝说无效后,给“老大”送去过冬的棉被。(详见晚报10月7日5版、10月8日2版、10月9日9版报道)
与此同时,这6名拾荒青年一致表示:“我们无奈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希望社会能多些包容。”昨天,他们又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我们每天捡垃圾,虽然很辛苦,但做事光明磊落,拾荒者不一定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大家这样看待‘拾荒者’有失公平。我们愿意随时接受市民监督。”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范蠡湖公园凉亭,6个青年都在。“老大”正在一旁洗衣服,他的其他几个兄弟,正坐在一旁休息。分好类的垃圾,装好袋堆在一旁。
“这件衣服,我都洗褪色了,不知道洗了多少遍了。”“老大”见到记者,指着正在洗的一件深色衬衫说。“拾荒者也是人,也有脸面,难道就必须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吗?”
“老大”说话的语气很是气愤。他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他们有偏见,“我们都是年轻人,都要面子,白天还要见人,穿点干净衣服,很正常。”
“无论别人怎么看,你们记者一定要客观、准确报道,不能带有偏见。”另外一个小青年走过来对记者说。
“老大”坦然告诉记者,捡垃圾的人现在很多,同行竞争也很激烈。华庭街一带闹市区,更是同行争夺的重点区域。“我们只有两个兄弟,晚上去捡,而且都是找时间差去,一般都是晚上9点钟之后,甚至后半夜。”
据“老大”总结出来的经验,晚上9点钟之后至次日凌晨1点钟,这是捡垃圾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段,捡垃圾的人很少,而且一些歌舞厅等场所附近,会带来很多的垃圾。”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老大”和其他几个拾荒青年,相处很融洽,也深得他人的信任。这让“老大”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经常劝导他们,捡垃圾时,千万不要走错路,要看得起自己,学会自律。我们做事光明磊落,随时可以接受市民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