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世界经验本土化,外地经验当地化。
经典案例:上海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竞争力一度较弱,但精明又不失聪敏的上海人自80年代起始终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胸怀,盯着纽约、伦敦等发达城市的成功之处,在实施每一个重大举措时,总是先向最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学习。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与之相邻的无锡、苏州、常州等中心城市在借鉴上海经验时也不是简单地囫囵吞枣,而是趋利避害,在上海这棵大树下创造性地“种好碧螺春”:一是借力上海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引进国际资本;二是借力上海新兴产业的优势发展国际产业;三是借力上海先进技术的优势接轨国际技术;四是借力上海主导市场的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毗邻京津的河北省廊坊市,跳出廊坊看廊坊,坚持跳出河北看廊坊,在全国的大坐标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他们在学习借鉴80年代东莞借助港澳而崛起、90年代昆山依托上海而腾飞的经验,坚持“学先进之长,创自己之特”,全力打造继“珠三角之东莞、长三角之昆山”之后“环渤海地区的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
核心提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未来发展,始终保持“学各地所长,补自己之短,取全国之经、创本地之新”的良好心态。瞪大眼睛,瞄准最强的,盯住最优的,寻找最佳的,少走弯路,免走错路。博采众长、借鉴经验不能生搬硬套。条件不同,时间变化,举措也不同。有远见的领导人在借鉴外地经验时,注重的不是那些具体的做法,而是这些做法与当时的条件、环境间的内在联系,探其所衷,洞其所以,这样才能用共性的规律打造自己的特色,形成匠心独具的城市风格、地域特色和发展模式。(王志欣/河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