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正如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所唱,未成年人犹如娇嫩的花朵,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沃土。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浙江实际,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10”工作思路,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各司其职、社会支持、学校和家庭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格局,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用爱的雨露滋润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1200万未成年人,就像美丽的花朵绽放在全省各地。
精神洗礼无处不在
——“三位一体”,编织德育网络
每天下午放学后,家住舟山定海合源社区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奔向社区开办的“未成年人成长俱乐部”,和小伙伴们一同玩耍,一起学习,而俱乐部的志愿者大姐姐、大哥哥们还给他们讲故事、辅导功课。
学校、家庭、社会,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大关键环节。我省整合各方资源,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使三者融为一体,真正让青少年德育实现三者“无缝对接”。
学校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杭州钱塘外语学校“手拉手”项目,让高年级学生结对低年级学生一同成长;温州第八中学将生命教育纳入课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热爱生命……全省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各地各学校主动推进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之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近年来,一所所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学校”在全省各地诞生。在湖州,“亲子沟通、快乐成长”百场家庭教育大讲堂,开进学校、社区、农村,近距离传播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在仙居,“父母学堂”延伸至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家长们不出门就能学习“充电”。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家长学校14000多所。
社会是未成年人的“大学堂”,社区是孩子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的“大家庭”。各地通过创新载体,引导和激励孩子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宁波市在社区开设“四点钟学校”,德育讲师团、社区教育志愿团和业余辅导团为青少年释疑解惑,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今年,我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结合“5·12”大地震,进行“爱的教育”,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一群群可爱的“爱心小天使”、“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活跃在全省各地。
众手托起纯净的蓝天
——“五大工程”,优化成长空间
76岁的乐清离休干部仇梅珍被当地的孩子亲切地称为“仇奶奶”。帮扶家庭困难的孩子、引导失足青少年重返正途、巡查网吧……几年来,作为“五老护苗”志愿者的仇奶奶无私地把爱奉献给“孙子辈”的孩子身上。在温州,有2.8万多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124支“五老护苗”志愿队,投身关爱下一代的事业中。
正如仇梅珍老人所说:“孩子们的事,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党委、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全社会一起努力。”近年来,全省上下积极参与,通过“五大工程”,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纯净的蓝天。
——阵地工程,搭建文化平台。
校外活动场所是未成年人接受科学知识、社会知识教育,践行道德礼仪的摇篮。我省曾在全国率先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博物馆,率先建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评估制度和评价标准,并不断挖掘阵地新资源。绍兴利用名人荟萃的优势,开辟各种名人教育实践基地。舟山培育24个集纳仁、忠、孝、善、勤等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
如今,全省的孩子们可以免费畅行于100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