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固守旧城,修修补补,“山重水尽疑无路”;跳出旧城,再造新城,“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典案例:如何破解“旧城改造”这一世纪性、世界性难题?苏州的经验是“一体两翼,另起炉灶”,跳出老城区,再造新城区,集中精力在城市东部和西部建设新的城区。中部,保护和再现古城风貌,主要体现“古苏州”特色;东部与新加坡共建苏州工业园区,主要体现“洋苏州”特色;西部建设苏州高新区,主要体现“新苏州”特色。由于巧妙处理了保护与改造、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但回避和化解了“强暴旧城”的社会矛盾,而且使苏州这座古城既不失古典之韵,又充满现代之美,竞争力得以提升。如今,两大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名牌和新苏州的象征,两大工业园的GDP已占全市GDP的60%,财政收入已占全市50%以上,成为苏州经济的主体。园区带动了全市的体制与国际接轨,苏州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这种以脱胎换骨方式另辟新径改造旧城的做法被国内许多城市所认同。
核心提示: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关键在于城市文化积淀。历史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而名城则是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载体。美国人提出“保护过去,就是为了未来”;新加坡人提出“建设一个包括过去的未来”。旧城要改造,不改造就会退色,但改造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而是真正做到保留与创新并存”;城市要更新,城市不更新就会衰落,但城市更新不能摒弃历史,而是对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伸。旧城改造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应该以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造与再造并重”,实行“有机更新”,讲究“名、优、特”。“改造与再造并重”,就是跳出旧城,发展新城,新旧分治,相得益彰;“有机更新”就是在保留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前提下,综合治理、整体改造。“名”即处理好城市与历史的关系,“优”即处理好城市与人的关系,“特”即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旧城改造包括“城中村改造”,是最为敏感、最为复杂的“民心”工程,在具体操作中决不能“快刀斩乱麻”,决策者要智慧和冷静地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王志欣/河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