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城市之争是项目之争,项目之争是环境之争。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经典案例: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向东南20公里,即到了河北省廊坊市。这里天蓝、水碧、静谧、安详。这一切,都缘于廊坊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优化环境。他们有一个理念:“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廊坊的得意之作是在全国中等城市中首开先河,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别以为这项认证就是一张普通的证书,其实是从制度层面上给这座城市的环境保护上了一个“终身保险”。他们不是拿到张名片就“刀枪入库存,马放南山”,而是每年上一批精品工程,用于改善硬环境;每年抓一批软件工程,用于营造软环境。他们还一鼓作气摘下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绿化城等多项国家级桂冠。软硬环境的改善,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工贸企业在这里落户。靠环境起家打造竞争优势不只是廊坊。在国内,要说那个城市去了就不想离开,很多人会选择大连。大连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出发点一是要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好一些,二是为了招商引资的需要。到了1994年,大连初尝以环境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的成果,从此坚定了走环境建设立市的道路。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大连城市建设每年都突出一个主题,以治理污染和改善人居条件为重点,实施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以环境建设为龙头的“环境革命”,不仅让市民感到城市变大了、变绿了、变美了、变亮了,生活更方便了,而且对外商的吸引力增强了。
核心提示:对一个城市而言,环境不单是一个生存环境,也是一个投资环境,它可以为一座城市带来“叠加效应”、“磁场效应”和“洼地效应”。哪里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项目就往哪里放,人才就往哪里流。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机遇,优化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而,环境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必须拿出“十年磨一剑,五年练一功”的毅力,长期抓,反复抓;环境建设也不是孤立的,必须从政务环境到法治环境,从市场环境到信用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总体抓、系统抓;环境营造不是虚无缥缈的,必须从硬到软、从上到下、从物到人一起抓、具体抓。真正做到以“硬”促“软”、以“软”补“硬”、“软”“硬”兼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构筑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王志欣/河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