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引发的退学风波》后续
禁吧,行不通管吧,老大难
校园手机这事到底怎么管?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各有话说
浙江在线03月27日讯
“我现在手头还有七八个学生的手机在‘暂时保管’着呢。”昨天,绍兴一所高中的班主任郑老师打进早报热线85055555聊起了自己的经历与想法,这些手机都是在上课时或者寝室查夜时,从不守纪律的学生那里收来的。“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使,但老师又不得不这么做。”
手机普及已是大势所趋,这,却也时常成为师生矛盾的导火索,这是为什么?昨天,许多家长和老师打进早报热线,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众人比较认同的办法是,作为学生,手机不是不能带入校园,但在校园内,手机的使用却需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比如上课、就寝等时间不应该使用手机,避免打扰教学秩序。
“挺机派”
家长:
小学五六年级就可以配手机了
记者向多个学校了解了一下,普遍反映的是:目前,有条件的家庭在五到六年级时,便会给孩子配手机,因为这段时间开始,孩子独自外出次数多了。
“因为周末孩子要出去上兴趣班,或者要和同学出去玩,我们肯定担心安全问题。平时我们是不让他把手机带到学校的。”包樊的女儿已经上小学6年级了,这位妈妈直言自己已经给女儿买了个手机,周末孩子独自外出时备用。
不过包樊说,现在孩子机灵得很,手机的上网功能、游戏功能、QQ聊天功能,迅速被“开发”出来了,她有点担心。
朱珠女士是一位初二学生的妈妈,她给85055555热线来电说,希望学校能对“禁手机”网开一面。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学校也经常补课到很晚,有时候天都黑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学校也不像以前那样,就在家附近,路上要大半个小时,碰上下雨打雷家长也确实不放心。所以,手机还是给孩子带着的好。”她说。
女儿已经念大一的陈先生也是一位“挺机派”,他告诉早报热线,女儿从初二到大一,一直在用手机。因为女儿从初中开始到外地学校寄宿,陈先生需要女儿用手机经常报报平安。
不过他说,他专门为此事向学校提了申请,并与女儿约法三章,不得在上课时使用,平时放在寝室,不可在同学面前炫耀。
学生:
不能对自觉的同学“一刀切”
“禁止学生用手机,我觉得不可取。”一个姓吴的读者给热线打来电话说,平时上课玩手机的同学,都是一些调皮、不爱学习的学生,用手机的同学也有许多是很有自觉性的呀。没有手机,联系真的很不方便!
记者打回去,原来这是一个初三的女生。她说,她趁着家教补课的间隙,用家里的电话发表了一下见解。
“父母有没有给你买手机呢?”
“没有。”
“如果你有手机,主要是用来做什么呢?”
“和爸爸妈妈、同学打电话联系啊,方便。”吴同学说,至于上网之类的功能,还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列,“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才会想着怎么玩手机。统统不许带,这太不公平了。”
“老师觉得手机会助长恋爱、上网这些事,会分散学习精力,你觉得呢?”
小姑娘很冷静地反问记者:“你觉得,比如说早恋,是不让学生使用手机就能杜绝的吗?见面不行吗?家里电话联系不行吗?唉,老师想太多。”“很多事,还是要看学生的自觉性的,不是吗?”
“倒机派”
老师:
很多手机内容不健康
虽然家长们给孩子配手机的动机十分单纯,但老师们却有别的顾虑。
昨天,一位不愿意透露自己所在学校的陈老师打来电话说,学生当中,手机最昂贵的,有家长从香港带过来,一万多元钱,推开就是一个小电脑,“你说学生之间能不攀比吗?”
陈老师还分析,对于一些高中段的学生来说,手机与家庭联络的功能其实是很弱的,“有个学生,话费一个月高达400多元,最后我们了解到,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电话没几个,基本上都是在GPRS包月上网,晚上和同学朋友打电话。”
绍兴一所高中的班主任郑老师则说,现在的孩子,手机基本当成多媒体用,电子书、小电影、听音乐、QQ聊天,无一不全。“我实话实说,手机上很多内容不健康,大多从网上下载后存到手机里,家长根本不知道,老师不没收不行!”
手机的三大弊端
陈老师说自己已经教了15年书,五六年前,校园里的手机就开始多了起来。师生为此“斗智斗勇”的事情也多了起来。大家真的应该重视校园手机问题。
陈老师依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初、高中学生手机的用途作了如下归纳:
1.“恋爱”工具。
2.上网工具。
3.对于不自觉的学生来说,考试时还是“资源共享”的工具。“考试答案,abcd用1234表示,一个短信传出去,快得很。”陈老师说。
家长其实也无奈,现在孩子爱耍脾气,“为了向家长要手机,赌气离家出走的也有,家长也苦。”陈老师说,可晚上值勤老师到学生宿舍去转一圈,“彻夜发短信的,煲超长电话粥的,都有。”
围绕着手机,老师和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师生矛盾,有时老师很委屈。
建议
建立良性承诺机制
杭州夏衍中学的班主任郑国成老师说,目前,他手里还留着一个学生的手机,“我和学生之间有个承诺,如果被发现课内使用手机,那么手机就要由我保管。”郑老师说,如果学生想要拿回手机,就要给自己立下一个学习目标,目标实现了,老师就归还手机。
不过,上个学期,有个女生没有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照理说,不能拿回保管在郑老师那里的手机,但郑老师还是在放寒假前,把手机给了学生。“学生在假期里肯定要用手机联系朋友同学玩啊。”
不过这个学期一开始,女孩子又自觉地把手机交还给郑老师,继续保管。
“这说明孩子认同这个模式,大家彼此之间有诚信的默契。”
手机贴标签统一保管
学校和家长之间有比较可靠的信息交流平台,如许多学校都安装了“家校通”,向家长发布学校信息,家长都有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家校通”平台,免费给家长打电话等。
绍兴的郑老师觉得,现在大多学校都已经在学生寝室、教室走廊等地配备了足够的IP卡电话机,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既可以解决对外联络问题,也避免了一些手机上网、频繁短信聊天、考试作弊等弊端。
朱珠女士的建议是:比如学校可以给每个学生的手机贴上标签,上课时调成震动,由一个班干部统一保管,放学时再逐一发放给同学,学生到家后手机由家长保管。
总的来说,众人比较认同的办法是,作为学生,手机不是不能带入校园,但在校园内,手机的使用却需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比如上课、就寝等时间不应该使用手机,避免打扰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