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3日电(韩媛媛、余靖静)清明时节,在独有蚕桑传统的江南水乡,当地的百姓纷纷涌上集镇"轧蚕花",为来年的丰收祈福。
地处浙江北部的德清县新市镇已有1700多年历史,每到清明时节,镇上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以祈求蚕神为蚕宝宝消病祛灾,保佑桑蚕丰收。
记者在2009年的新市蚕花庙会上看到,除了蚕花灯会、养蚕技术咨询外,一支由舞龙队、"蚕花娘娘"花轿、腰鼓队、舞狮队等组成的巡游队伍引来了众多扶老携幼的观众。最受欢迎的则是来自各村各乡的"蚕花娘娘",他们坐在花轿中,不断向两旁抛洒着用绫绢或彩纸做成的蚕花,引得人们竞相拾捡。
捡到蚕花的王大姐兴奋地说:"太开心了,今年一定好收成!"73岁的潘大爷一早就带着4岁的重孙等着"轧蚕花",他告诉记者,在方言中,"轧"就是"挤"的意思,"我们'轧蚕花'就是图个吉利,看个热闹,这样的活动要是不办,我们不答应。"
据介绍,清明节"轧蚕花"是浙江北部杭嘉湖传统蚕桑生产密集地域里十分重要的一种节日民俗。该省2008年公布的首批18个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中,"轧蚕花"就榜上有名。
民俗专家吴露生说,清明前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节也不仅仅是祭扫先人之时,我们还应继承古人"抓住大好春光进行生产"的初衷。(
【飙新闻】本网记者直击清明小长假第一天
【专题】2009年清明小长假出行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