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3日讯
“企业内部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内部资金运作机制,因其日益凸显的资金进出“漏斗效应”正逐渐为人所知。昨天,嘉兴来自市国资委的消息称,市级国资营运公司——嘉源集团自2004年建立“内部银行”以来,不仅缓解了部分项目的阶段性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为企业节约了财务成本,更创造了近千万元的利息收入。
据了解,为了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004年,嘉源集团在集团内建立“内部银行”。具体运作模式为利用商业银行的结算平台,以集团公司名义在商业银行开设基本结算户,各承资公司又分别以其名义在基本结算户下设立分户,集团公司随时掌握现金存量,从源头上控制所有货币资金流向,统一调剂集团公司内各独立核算单位的货币资金余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闲散货币资金的沉淀,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各承资公司的借款业务也由集团公司统一办理。
市国资委有关人士称,“内部银行”对于嘉源集团的意义在于,可以根据企业业务量大小,统筹调剂安排资金,资金由“散存”变为“统存”,最大限度发挥资金“蓄水池”作用,实现了一个“漏斗”进出资金,一个账户管住开户企业。
更值得提及的是,“内部银行”还丰富了公司金融手段:存贷款、转账结算、财务顾问、融资租赁、票据承兑与贴现、委托贷款与投资,可谓不一而足。
来自嘉源集团的信息进一步显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由于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大,为了提高融资效率、拓展融资渠道,利用“内部银行”实施了统一的对外融资策略。几年来,该公司在获得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之外,还先后争取到国债补助2.16亿元、省以上财政补助3513万元、日本政府低息贷款34.65亿日元、德国政府贷款1500万欧元,这些资金的获得不仅保证了建设项目资金的需求,亦为承资公司节约财务成本3亿多元。
相关链接
企业内部银行
企业内部银行是引进商业银行的信贷与结算职能和方式于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办法。在运用和发展责任会计基本功能上,将“企业(基础)管理”、“金融信贷(银行机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三者融为一体。一般是将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统筹运作,在内部银行统一调剂、融通运用,通过吸纳企业下属各单位闲散资金,调剂余缺,减少资金占用,活化与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
【专题】转危为机 勇立潮头——浙江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