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娃娃脸的湖州人小华,在椅子上坐着时,两脚自然放下还碰不到地板。
“是爸爸妈妈带你来的吗?”昨天,记者见到了小华。
他有点郁闷地从屁股口袋里掏出随身带着的身份证给记者看,出生日期是:1987年2月。“我已经23岁了!都参加工作4年了!”
然而,这个23岁的“小男子汉”,因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身高只有130.5厘米,体重只有32公斤,骨骼的年龄只有10.5岁;因为性激素的同时缺乏,他甚至没有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对他来说,整个身体仿佛停留在10岁的状态,而心灵,却依然在不断成长。
从小就比同龄人差一截
“他生下来的时候和其他孩子一样长一样大的,很正常的一个胖娃娃。”昨天上午,小华的舅舅告诉记者。
作为家族里的第一个孩子,家人在小华身上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一样的望子成龙。
可慢慢地,家人却发现小华的生长速度比同龄的孩子慢了很多,身高远远地落后于同龄孩子。
这种情况,在小华4、5岁时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一年只长高了1~2厘米,而这个时候的同龄孩子一年却能长6~7厘米。比小华小7岁的妹妹,现在也已经比他高出一头。
个头矮小成为小华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为个小,他一直坐第一排,学校甚至为他单独准备了一张小桌子。
因为个头小,他所有的衣服都只能去童装店里买,他觉得太幼稚,特地定做了运动外套。
因为个头小又是娃娃脸,他一个人坐长途汽车从杭州回湖州时,司机都不肯让这个“未成年人”上车,家人只好“骗”司机,“那边有大人来接!”
因为身高太矮,小华的工作是家人帮忙找的。“读书的时候投了简历,人家都不要我。我中专里是学机械的,现在在一家机械厂做检验工。”他得意地告诉记者,“我一个月能赚850元,是我们家赚钱的主力!”
13年长了15厘米
小华父母身高正常,妹妹也长得很高,惟独这个让家人曾经抱着很高期望的男伢儿却始终长不高。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华的家人带着他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小华的骨龄10.5岁,两项药物生长激素最大峰值为0.39,远远低于正常孩子10的标准,确诊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
正是因为如此,1995年至2008年。13年的时间里,小华的身高仅从115厘米长到130厘米。
儿科林艳副主任医师表示,除了缺乏生长激素,小华体内还严重缺乏性激素,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两种激素的缺乏,让他的生长发育停留在了10岁前后,骨骺至今尚未闭合,这使得补充生长激素让他长个子成为可能。
昨天早上的身高测量显示,从年初开始注射生长激素至今,小华已经长了4.1厘米,“一般来说,男孩子的骨骺15周岁才开始闭合,18周岁左右完全闭合,也就是说,小华还有非常大的长高空间。如果持续用药,他第一年可以长10~15厘米;第二年大约可以长10厘米,很快就能接近正常成人的身高。”林艳表示。
“我们希望他能长到165厘米。”舅舅告诉记者,小华早在9岁那年,就已经发现生长激素缺乏,但当时用的进口药品太贵,一针就要1000多元,这对于这个年收入不足2万元的4口之家来说,简直是“天价”,所以家人一直没有办法给他治疗,“现在有了国产的生长激素,但一年的治疗费大约还要2~3万元,我征求过他的意见,他要长高,我们借钱也要帮他!”
班级个最矮的孩子要警惕
林艳告诉记者,造成孩子生长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造成矮小大多是因为内源性生长激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她说,在班级里个头最矮的3个孩子,家长需要关注下他的生长速度和身高是否正常。根据公式计算,儿童的正常身高应为:年龄×7+70厘米(适用于2~12周岁),存在男女性别不同的差异。
一旦发现孩子的生长速度异常,则需要提前介入干预。孩子骨龄越小,生长潜力越大,而一旦骨骺闭合后,生长激素作用就微乎其微了。因此对有适应症的矮小儿童,应尽早给予正规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不过,林艳医师也强调,在治疗矮小过程中,许多家长存在几个误区:首先是试图改变遗传身高,如果孩子达到正常的遗传身高,医生并不主张盲目为孩子“拔苗助长”;其次,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为孩子滥用增高产品,往往给孩子带来许多危害。所以,遇到孩子的矮小问题,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干预。
【4月27日·精粹】殴打西湖景区保安的两个野导被睢宁刑警抓获
浙江在线新闻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