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常山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围绕“保民生促发展”这一主题,找准切入点,把握侧重点,切实解决各种突出民生问题,确保群众得实惠,活动出实效。
一、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保企业发展。今年二至三月份,常山县以“政企携手,共破难题”为主题,借助“民情沟通日”、“企情沟通会”、企业“三评”等平台,开展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业活动,即召开一次动员大会;联系一批重点企业;组织一个专题宣传;签约开工一批项目;破解一批发展难题;召开一次银企对接会;开展一次企业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和维护企业权益行动;开展一次工业发展环境的调研等。截止目前,28名县四套班子领导与1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联系结对,并重点对该县轴承、水泥、化工、纺织、钙产业、三新产业等六个行业进行调研。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和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出台《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免问题的意见》,减免和返还8类企业土地使用税,减轻企业负担600多万元;出台《关于暂停和取消部分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暂停征收、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服务性收费项目达166项,停征企业各类保险统筹费1个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从16%降低到14%,两项合计共减负693.4万元;提前兑现了有关财政奖励政策,兑现资金达1500多万元;出台《工业企业还贷周转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县财政筹资2000万元作为还贷周转专项资金,作为“还旧贷新”的周转资金,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该县正洪机械、云翔纺织等企业已通过还贷周转专项资金解决了到期还款1500万元。
二、组织“六大行动”,保农业转型升级。今年来,在农口系统,组织100名农技专家开展支农活动,重点开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培育、农产品营销、良种良法引进示范、低收入农户创业促进和机关服务效能提升等“六大行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在粮食生产、畜牧养殖、农机推广等方面,通过科技对接、技术推广、典型示范等形式,采用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上门指导等途径,指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推广新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在农业科技人员中开展联系一个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一个县级以上推广项目和撰写一篇科技论文的“三个一”活动,推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水平和科技转化率。截止目前,共发放惠农政策汇编6.5万本,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50余次,向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发送技术短信23万余条,农技专家与200多户经营主体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全县流转土地面积3.35万亩,建设常山胡柚生态高品质示范基地1万亩,改造油茶、竹林等9000亩,促进农业升级增效。
三、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保就业创增收。常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将“抓农民素质培训、保就业增收”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不断丰富和扩大了农民素质培训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上下联动、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四年来,累计培训9.1万人次,有组织劳务输出5.8万人次,2008年新增2750个城镇就业岗位。深入开展“创业服务月”活动,广泛宣传“十大创业青年”等创业创新典型,营造全民创业浓厚氛围。完善出台家庭工业、来料加工、农家乐等产业扶持政策,仅来料加工业推进计划,就吸纳从业人员达1.5万多人,创收7600万元。扎实推进农村金融信用工程,推行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评定信用村10个,发放小额贷款9300万元。大力发展“返乡就业、回归创业”活动,对接回归创业人员141人,签订用工意向1108人。
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保惠民生见实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19969万元,远期可解决20多万群众饮用水,目前芙蓉水库取水口“三层取水”方案已完成论证,净水厂完成招投标,部分管线铺设基本完成,已完成工程量35%。实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工程,目前建成经济适用房200套,廉租房54套,总投资2500万元。深入实施贫困、边远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工程,完成下山搬迁342户。重点建设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人民医院迁建等一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社区“六位一体”功能,建立健全54个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站)。加强救助体系建设,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保障,9660名农民实现“即征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