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
“绍兴的外来流动人口中有8%~10%的人希望永久地在城市居留下来,同时有8%~10%的人口基本完全融入城市。”在昨天上午召开的绍兴市人口专家委员会2009年会暨课题研讨会上,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介绍说。
任远教授的这一结论,源于他所主持的一个课题《绍兴市流动人口集聚和融合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昨天上午的会议上,任远教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九成多流动人口对绍兴公共服务表示满意
这一课题是从去年11月开始研究的,当时金融危机已表现得非常明显,沿海地区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冲击。课题组认为,只有将流动人口在城市沉淀下来,并通过职业教育使其成为技术工人,才能使其成为现代产业工人,为城市长期的产业升级和现代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课题组选取了袍江新区马山镇所属的两个村民组、三个居民组和九家主要雇用流动人口的企业作为调查样本。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型迁移是绍兴市流动人口迁移模式的主体,比例高达71.7%;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相比其在原籍有很大提高,他们在绍兴的年平均收入达1.87万元,而在原籍时年平均收入为7000余元;约有95.6%的在绍流动人口是通过被雇佣的方式实现就业,只有少部分自我创业;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较低,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55.2%的人在近五年内至少换过一次工作,有73.8%的流动人口在目前的单位工作不到三年。
同时,93.3%的流动人口对绍兴市提供的公共服务表示满意,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教育资源、计划生育、工伤医疗和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区事务服务、民政救助等等。在经济危机相对比较严峻的背景下,流动人口对绍兴的就业形势还有着比较乐观的判断,只有约9.7%的人对自己在绍兴的就业前景表示担忧。流动人口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具有积极的创业愿望,调查显示,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在绍兴创业的人约占30.9%,另有27%的人表示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回乡创业。
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是影响社会融合的突出因素
课题组从自我身份的界定、对城市的态度、与本地人的关系、感知到的社会态度等四个维度来测量流动人口与社会融合的程度,并分别选用了“是否认为自己是绍兴人”、“是否希望获得绍兴户籍”、“是否和绍兴人来往较多”、“有没有感到受歧视”四个指标来衡量。
调查显示,大部分流动人口已经进入融入过程,但完全融入城市的仍然较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所有流动人口中有8%~10%的人希望永久地在城市居留下来,同时有8%~10%的人口已基本完全融入城市。这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流动人口具有非定居性移民和逐步沉淀等综合特点,他们在“进城”与“返乡”的多向动态中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化过程。
决定流动人口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社会保障的情况、子女教育的情况和社会资本情况。是否希望能够成为绍兴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程度、社会保障情况、职业地位和就业工资的稳定性。是否和本地居民有密切交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程度、户籍性质、住房和居住状况、遇到困难的本地支持、每周工作时间。是否觉得受到本地居民歧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保障的情况、职业地位、企业福利的状况、劳动合同的情况。
一些因素对社会融合多个方面都有显著影响,如教育程度影响流动人口对城市的长期期望,也决定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地位和与城市的互动;是否有社会保障决定了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对城市的态度和在城市的感受。课题组提醒,要重视这样一些关键性因素,因为它们对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显得如此重要。
促进社会融合需要实施综合的引导对策
“社会融入的本质是城市化之后的市民化。”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认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入是一个多方面的、逐步融入的过程,它受到包括教育、就业状况、居住状况、制度因素、社会资本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也需要根据社会融合过程的多样性和复合性实施综合的引导对策。
课题组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自然过程,但同时,政府导向型的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者实现融合的过程,包括直接的制度上的接纳、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的供给,也包括政府通过促进教育的支持、促进居住社区的社会支持、提供组织化的方式强化社会资本等。
在强调外在制度环境对融合的影响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流动人口自身的主动性。地方政府要为流动人口在城市生存、创业和发展提供支持,加强流动人口的能力建设,发挥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发挥工会、居委会和社区中心的作用,能够促进流动人口之间以及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