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子红火的年代,每天晚上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的习惯就是打开电视机,手拿遥控器,选择新闻或是电视剧、综艺或是体育节目,一直看到双眼疲劳才上床休息。可以说,电视机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普通家电,看电视也已经成为我们获取各类资讯的主要渠道和最大众化、最普遍的休闲方式。
最近,我家那台1998年买的“西湖牌”彩电不是图像扭曲就是闹“罢工”,看来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想到自己的新房子装修已经接近尾声,我就决定提前实施新房的家电购置计划,乘国庆节前商场大刮降价风的时机,来到国美电器商店电视机专场,准备买台彩电回家,接替那台工作了十年的“西湖”。面对琳琅满目的彩电品牌,看着色彩缤纷的液晶画面,听着营销员热情而又专业的介绍,我真的不知道在自己该如何选择。在各个品牌彩电的买场前转悠了大半天,终于买下了一款40吋的“三星”液晶彩电。
走出国美电器商店,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从脑子里逐渐散去,关于电视的一些旧事却清晰地浮现出来。记得最早一次看电视是在我五岁的时候,那是1978年的春节,父亲带着我到区政府所在村走亲戚。这天晚上,亲戚说最近区机关里买了一个电视机,每天晚上都在放电视,今晚带我们去看电视。“电视机”是什么?这个名词别说是我,就连我父亲也只知其名,未见其貌。亲戚用手一边比划一边对我们说,电视机就是从一个小木匣子,可以放出跟电影画面一样的东西。我们满怀疑惑和期望,跟着亲戚来到区政府的一个小礼堂里,只见昏暗的房子里面早已经挤满了人,我们根本无法往里走,只能远远地站在最后面。我眼前除了人,什么也看不见,父亲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我这才透过密密麻麻的人头看到了礼堂正对面的墙壁前摆放着一张课桌,桌上有个很小的木匣子,那块很小的屏幕上忽明忽暗,不断地出现人物画面,他们既会动也会说话,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只是画面比电影小得多。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每次在村里晒谷场上放电影的时候,画面是从一台放映机里把光射到银幕上才有的,而这里却没有放映机,画面是小木匣子自己发出来的,这个小木匣子里面到底是装着什么神奇的东西?还有就是每次放电影的时候,放映员叔叔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换电影胶片盘子,电影才能继续放映。可眼前这个木匣子,过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不用换胶片盘子呢?这个晚上,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一直看到电视机关了才离开昏暗而拥挤的礼堂,对于电视上播放的画面内容我没什么印象,可这两个疑问却在我幼小的心头挂了很长一段时间。
又过了几年,正值香港电视连续剧《霍无甲》播出的时候,由于我们村里还没有电视机,乡里也只有三台9吋的黑白电视机,而且都是政府机关里的。那段时间,村里的年轻人一吃过晚饭就往镇上赶,早早地来到乡政府机关门口,占据有利位置,生怕迟到一步这被人家所占。其中一台电视机是镇公路养路班里的,由于养路班的院子小,容不下太多人,而每晚从四邻八村赶来的人,都会把整个院子挤得像一个长满小葱的盆子。养路班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形,照例会一边摇着头,一边骂骂咧咧地喝斥不让外面的人再往里挤。有时,干脆就把院门也给锁上了,哪怕外面的人再怎么低声下气地恳求,也无济于事。然而挂上了锁的院门,依然无法阻挡门外那些渴望看电视的心,总有一些勇敢的人会努力地爬上院墙,骑在墙头上也要把《霍无甲》看完才回家去。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看电视经历是在1983年的初冬,那时村子里生活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是没人买得起电视机,乡里除了政府机关的三台电视机之外,有几家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也买了9吋的黑白电视机。这天我们去了十里地外的一个镇上赶集,直到天色将黑才离开镇上,为了赶回乡里看香港电视连续剧《陈真》,我们几个小伙伴乘着月色一路狂奔,整整跑了十里地,总算在电视剧开播前一刻赶到了有电视机农户家。可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他家门口的电视机前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有自带凳子坐着的,有伸长脖子站着的,就连稻草垛上、门前的柴禾上都挤满了观众。我们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人小力弱,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眼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根本看不到电视。电视剧马上就要开播了,我们连站的地方也没有,怎么办?我们急中生智,看见院角的臭水塘边有棵梨树,尽管离电视机有些远,但至少视线不会被挡。我们几个很快就爬上梨树,坐在树枝上津津有味地看起《陈真》来。一集播完,正在插播广告的时候,突然听见“咔嚓”一声,紧接着就是“扑嗵”的一声巨响,所有的人都回过头来看。原来,刚才我的一位小伙伴所坐的梨树枝折断了,他从树上坠落,跌进了下面的臭水塘中。等大家七手八脚连拉带拖把他从臭水塘里拉上来,可怜我的小伙伴已经浑身湿透,在初冬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我们劝他哥哥赶快带他回家换衣服,他哥哥恼怒弟弟搅了他看电视的兴头,起先还很不情愿,最后还是勉强拉起弟弟的手回去了。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才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兄弟俩去自己村子里换好衣服后,居然又折回来看电视了,这一来一回可至少得走5里地呀!如果这件事搁现在,肯定会让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笑话。
转跟间,岁月的车轮已经载着我们往前奔跑了三十年,当年和一起跑到乡里看电视的那些孩提伙伴们都已经各奔左东西,在经济大潮中忙碌着自己的事业,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生活。当年因为电视跌入臭水塘的小伙伴,如今早已经成了身家数百万元的富翁,建造了豪华住宅。在他家宽敞的客厅里,装上了一台超大屏幕的液晶彩电,每晚饭毕,他们一家就坐在真皮沙发上,喝着香茶,吃着点心,悠闲地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享受着这个时代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