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一天中午,我扛着锄头从田里刚踏进家门,儿子就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爸,我买了台收音机!”我随口问道:“多少钱一斤,公鸡还是母鸡?”当我弄明白儿子花了十块钱买了个不会打鸣不会下蛋的方盒子时,气得我抡起锄头,来了个“力劈华山”,要不是儿子奋不顾身前来抢救,那收音机早就粉身碎骨了。
说起来也难怪我那么大的火,虽然说那时建国30来年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些,但还是有不少人家吃不饱穿不暖,我家更是穷得丁当响,平时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这个浑小子竟然花那么多钱买了这个不能吃不能喝的玩意儿,这不是典型的败家子吗?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收音机比家里那母鸡更有本事,没过多久,它就给咱家产下了一只“金蛋”。事情是这样的,我儿子听了广播里说的科学种小麦的知识后,背着我购买了优良种子,施返青肥时他又大胆施了乡亲们都不敢用的化肥,到了小麦上场的五月,全村谁家麦场上的麦粒堆也没咱家的大。当我夸儿子能干时,儿子笑着说:“我这都是跟收音机学的,这收音机可是咱农民学习科技、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呢。”就这样,和儿子一样,我也成了个广播迷。
1990年开春,儿子又兴冲冲地抱回了个黑壳子,个头比比那收音机大,他老远就嚷道:“爸,我又买回了一只鸡,这鸡名叫电视机,可比那收音机能耐大。”通过儿子介绍,我明白了,这电视机里不但像收音机那样能讲话,还像电影一样能看见人影呢。当我学会开关电视后,那里面的电视剧,动画片,春节晚会的,让我是大饱眼福,特别是里面播放的农业节目让我这个老民大开眼界。1991年,通过电视里提供的蔬菜种植技术,我家在村里率先搞起了温室大棚蔬菜,几车菜运到城里,卖的钱抵得上种一年地!咱家的小日子就像腊月走进温室里,暖烘烘的,舒服着呢,不到两年,咱家就盖起了二层楼房。
转眼,我家买电视机后已有十个年头了,这天,儿子又抱回了个看起来像是电视的玩意回来,不过那玩意比电视多了个长盒子。儿子笑眯眯地告诉我,那像电视的玩意是电脑显示器,那个长方体的盒子叫“猪鸡”。我不解地问这洋玩意为啥起了个“猪鸡”这么土的名字,儿子一乐:“这叫主机,不是猪鸡。”
后来,我才领教了电脑这家伙的厉害,敢情主机这玩意是个百宝箱哪,天下所有事情都藏在里面呢:你想看部电影听个戏,查个天气搜个资料,和亲戚朋友聊天啥的,只要动动那小小的鼠标,它立即帮你满足你。在儿子的精心辅导下,我这个六十好几的农村老头没到一年也能上网冲浪了,后来,我还在咱村里收了十几个老头老太太为徒呢。去年,我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农产品消息,说我们这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有大量的中药材出售,有几个外地的客商看后跑到我们这儿采购,一条消息帮咱村的中药材卖出了个好价钱,听到大家伙夸我,我心里那个美呀。
从收音机、电视机到电脑,这三只“鸡”是一只比一只能干,咱老百姓的日子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想起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我有时就会想:儿子买回的第四只“鸡”会是啥样呢?但我相信,不管第四只“鸡”长的啥样,到那时,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