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1日讯昨天,一则有关浙商发布榜单将山西列入投资黑榜之首的新闻,被新浪、网易等全国数十家网站转载,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原来,本月9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属的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在杭州举行的“2010中国经济走势解析”论坛上,以“致全球浙商公开信”的形式,高调推出了两份榜单,成都、昆明等61个国内城市入围“2010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候选名单(以下称“红榜”),山西则被划入“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候选名单(以下称“黑榜”)。
据了解,在今年山西整编煤矿企业中,以温商为主的浙商遭受了巨大损失。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此前曾为之有过一系列的高调举动,此时发布这两份榜单,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个话题,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山西为何登上“黑榜”之首?
据了解,去年4月,山西省政府发文要求,到2010年,全省仅保留1000座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不少温商投资的煤矿也成了被兼并重组的对象,并遭受了一定损失。
去年11月9日,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议曾以公民建议书的方式上书国务院,建议对山西省煤矿重组出台的部分文件进行审查,并于去年11月18日以“地方产业政策延续性与企业投资信心”为主题在杭州召开研讨会,希望能在山西省政府、浙商及学界、法律界人士之间搭建一个沟通桥梁,但最终这场“对话”没有达到预定目的。
昨天,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给记者发来的公开信指出,“对于山西煤改的方向,我们毫不质疑。但对于山西煤改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我们深表担忧。”
公开信还对山西入围候选“黑榜”的原因作出解释:在山西煤改中,由政府指定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剥夺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权,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政策风险。
榜单具有多大“公信力”?
本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山西省政府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山西官员宣布:山西省重组整合煤矿正式协议签订率达到98%,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4%,采矿许可证变更已超过80%。
有人指出,在山西煤改问题上,浙江民间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发出公开信的举动,其用意在于收场。对此,该会秘书长蔡骅说,“我们希望能有对话的平台和机会,但都未能如愿。公开信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总结。今后一个地区一旦出现政策风险,或出现巨大的市场风险,我们将对浙商发出关于该地区的投资预警信号。”
有人指出,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不过是一家发布招商、投资项目的中间平台,其发布的“红黑榜”,拿什么保证其公信力?对此,蔡骅说:“我们只是将其列为候选地区,能不能最终入选,要由广大浙商说了算,当然,我们也希望山西方面对此发表意见。”
据介绍,该榜单还将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定等程序,今年6月份将最终出炉。尽管如此,有专家认为,这份榜单难免有商业嫌疑和再次引起“口水战”的嫌疑。
温州老板山西归来做什么?
温州煤老板从山西撤退后,都在做些什么?昨天,记者联系上了此前在山西宁武县投资煤矿的苍南莒溪人郑先生。郑先生说,他投资的小煤矿的采矿权已转到了国有企业汾煤集团手里,由于相关被兼并的补偿资金还没有拿到,他的两个表弟仍留守宁武等候消息,家族里的其他人都已回到苍南。
谈到今后的路,郑先生说,他正和安徽的一家LED灯(发光二级管灯,是第四代新型灯源)生产企业谈合作,以后再也不准备投资煤矿等项目了。“带着‘炒’字去投资总不好,时间长了,肯定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处长李佐军认为,对投资者来说,应学会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投机性产业的投资比例,做强本业;进入高风险行业的企业需要不断学习,了解政策运行的规律,判断风险点。
有人认为,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走向规范与完善,长期游离于政策法规边缘,终非投资的长久之策,政府部门应该合理引导民资流向,比如出台一些相关产业政策、环境建设等。
值得关注的是,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一份《鼓励民间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考虑就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垄断行业6个领域公布明晰的准入标准,明确准入时限,并拟定分行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包括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措施。温州都市报 周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