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杭州主城区两座重要的人行天桥—中山路跨西湖大道人行天桥(西湖大道—中山路口)、浣纱路人行天桥(浣纱路—学士路口)正式开通启用。兼具交通疏导功能,同时不乏美学设计的天桥,让市民感叹。“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公园的走廊,设计师们真的很费心。”
它们既有“美貌”也有“智慧”
中山路跨西湖大道人行天桥位于中山路与西湖大道交叉口,是中山路综保工程的重要性节点工程,同时也是2010年南宋御街二次亮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天桥横跨西湖大道立交桥的两条上下匝道,连贯中山路步行街,在造型上,全桥没有桥墩作为支撑,依靠南、北两侧的四堵坊墙支撑上部结构,8部电梯则隐藏于坊墙之内。到达桥面需要通过两层电梯,是目前杭州主城区最高、体量最大的天桥。
“浣纱路人行天桥,位于浣纱路与学士路交叉口,平面布置呈‘U’字形,天桥主跨为东西方向,横跨浣纱路,全桥有四个上下口,其中,省妇保南门和市一医院门口各一个,另外两个分别连接两侧的公交站,全桥共安装8台自动扶梯,以及24小时治安监控设备。”杭州市城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罗勇说。
西湖大道人行天桥还首次运用桥梁健康检测系统,通过埋藏在桥体内的各种感应装置,适时检测全桥各个部位的结构安全情况。据了解,该系统通常只设置在钱江四桥等特大型桥梁之内,运用到人行天桥上还是首次。
天桥的设计还邀请了铜雕艺术大师朱炳仁及其团队的参与,通过在门框、吊顶、幕墙骨架、钢箱梁外包等多处节点融入铜元素,这使天桥的外观更加古朴精致,使南宋御街——中山路的景观在这里得到延续。
亲历:不用等红绿灯,安全快速
两座天桥都位于交通相对拥堵之处,其程度是“有名”的。那装上天桥之后,会有怎样的改变?昨天,记者进行了亲身体验。
在西湖大道,走人行横道,经常需要等红绿灯,时间在2分钟左右。走天桥则要乘坐上下各两次的电梯,整个通行所花时间2分钟左右。虽然在通行时间上没多大变化,但天桥的开通对此处的交通疏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浣纱路人行天桥所处的位置有多所医院,一直以来车多人多,存在着一定的交通隐患。天桥上行走时间也不过两三分钟,同样省去红绿灯等候时间,并可避免以往横穿马路的危险。
不过,西湖大道人行天桥的电梯和商场大厦内的并不相同,两个人如果并排站立会显得较为拥挤,一人站立乘坐较为合适,所以老人孩子在乘坐时,最好扶牢电梯扶手。
明年还要在哪里造天桥或地道?
市建委请老百姓来提提建议
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立体人行设施是建设重点之一,目前已建成立体人行过街设施37座,缓解了城市干路的交通紧张状况。
今年,杭州已建成的过街设施有4个:留石二期—花山公路口人行天桥、复兴路—紫花路口人行天桥、浣纱路—学士路口天桥、西湖大道—中山路口天桥。其中两座已于昨日开通投放使用。
目前在建的有6个:九沙大道—九堡客运中心、九沙大道—胜稼路口、九沙大道—久盛路口等三个地道计划春节前后主体完成;河坊街地下通道、解放路地下通道、清泰街地下通道等三个计划明年4月底完成。
另外,还有3个正在进行技术前期研究:石祥路—浙大城市学院天桥、艮山西路—运河桥西人行天桥、省府路地下人行通道。
随着人流量与车流量的增多,不少路段的人行横道已渐渐不能满足过街需求。明年,杭州还应该在哪些地方建人行过街设施?从现在开始,市建委向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可以写信到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城市新闻中心收,信封上请注明“天桥地道意见征集”,我们将定期整理并转交市建委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