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最近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实施了十六年之久的《杭州市蔬菜基地建设保护条例》被废止了,这个条例曾经为杭州市民拎好菜篮子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这样一个跟民生密切相关的条例为什么会被废止呢?这项法规的调整意味着杭州在蔬菜基地保护方面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007记者深入到蔬菜批发市场、生产基地以及多个部门进行了采访。
走访法工委——《保护条例》为什么被废止?
《杭州市蔬菜基地建设保护条例》是1994年公布施行的,十六年来,这个条例的作用就象条例的第一条所说的那样在“加强蔬菜基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稳定蔬菜基地面积,保证蔬菜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条例为什么会被废止呢?
我们联系了杭州市人大信息宣传处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关于法工委的相关人员外出,暂时无法接待我们的采访,于是记者决定先到杭州一些蔬菜种植基地和批发市场看看。老底子的杭州人都知道,杭州的江干区一直以来是杭州市的蔬菜供应基地,最多的时候,那里的蔬菜基地和杭州其它城区的蔬菜基地一起提供了杭州蔬菜市场上的70%的供应量,而近两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江干区的蔬菜基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应该比较明显,我们首先来到了当地九堡镇。
走访九堡——从“菜篮子”基地到新兴住宅区
记者来到杭州九堡镇八堡村的一块菜地,不远处就是杭州客运中心,可以看到这块菜地已经被围墙围起来了,在它的周围是各种建筑,我们不知道这块菜地还能种多长时间的菜。
在眼前这片菜地里,76岁的八堡村村民钱长明正在田间忙活,这个种了几十年菜的老菜农如今还在地里种菜,不过这地却并不是自己的。
杭州九堡镇八堡村村民钱长明:“(以前几亩地?)两亩多(是不是现在这块?)不是,在前面,现在房子造掉了。(这块菜地是怎么回事?)村里的机动地。”
钱长明说眼前的这块地荒了好几年,他看着可惜,于是和村子里不少象他一样被征地后的菜农一起开垦了起来,现在整个八堡村所剩的菜地已经不多了。“(以前有多少亩菜地?)有两千亩(现在还有多少?)现在没有了,只有70亩的机动地了。其它一千多亩都卖了,造房子了,我们农民不肯卖,大队给你吃生活。”
其实八堡村的这种境况正是曾经的杭州菜篮子基地——杭州九堡镇的一个缩影,在杭州九堡镇农办主任陈启顺那里,我们就听到关于这个镇蔬菜基地的这么一组数据。
杭州九堡镇农办主任陈启顺:“最早蔬菜基地有两万八千亩,现在还有三千亩。”
九堡地处杭州东郊,一直以来都是杭州本地蔬菜的主要供应地。而随着城市东扩、各类专业市场的入驻和引进,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建设使用,九堡已经从城郊的一个村庄成为城区的一部分。陈主任说,九堡蔬菜基地面积的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
杭州九堡镇农办主任陈启顺:“随着城市东扩,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我们逐年在征地拆迁,从产业结构和蔬菜结构来说有很大调整,从过去的123变成了现在的321。”
从最初的两万八千亩到现在的三千亩,杭州九堡蔬菜基地面积在逐渐缩小,而在这中数据的背后却是另一组数据的上升,那就是九堡的房价,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区域已经从最初的5000-6000上升到了现在的两万。
城市要发展,肯定要越来越大,原先的农田菜地要成为高楼大厦其实是无法避免的,当然,饭也要吃,菜也要种,关键是这两者之间找好平衡点,那么什么是用来作为平衡的依据的呢,法规条例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从刚才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离城市中心比较近的地方,菜地已经减少地很厉害了,那么,我们的菜篮子在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还好不好拎呢?
走访批发市场——谁是蔬菜价格上涨的推手?
记者在杭州市中心一家农贸市场,就菜价随机采访了几个买菜的市民,大家的一个普遍直觉就是今年的菜价比较贵。
杭州市民:“现在蔬菜都涨价了。”
杭州市民:“杭州蔬菜都偏高的。”
那么蔬菜价格贵和本地菜供应有多大关系呢?
市场摊户:“这个笋去年十块,现在十五块,(贵的原因?)种的人少,都出去打工了。”
市场摊户:“种的人少,吃的人多,地少,吃的人多,土地征用掉,没有人种菜了。”
市场的摊户们说,他们卖的菜大量要靠外地运进来,而他们从批发商那里拿菜的价格就一直处在上涨的阶段,所以今年的菜价特别显得贵,那么事情是不是这样呢?记者来到了摊户们说的杭州蔬菜批发市场。在这个蔬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正忙着卸货、而本地菜的运输车辆却难见踪迹。
杭州蔬菜批发市场摊户:“(现在本地菜多吗?)没有了,土地都开发完了,哪有啊。”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常务副经理韩大雄:“我们市场每天交易的蔬菜大致分成两类,外地菜占7成,本地占3成。”
市场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外地菜占了杭州市场70%以上,一方面丰富了杭州市民的菜篮子,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也成为了杭州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推手。说到这里,韩经理还拿今年他们市场价格波动最大的外地土豆来举了个例子。“受到运输成本、当地天气和产量等多方面的原因,加上当地农民有种惜售心理,造成今年土豆价格和去年相比上涨了40%。”
韩经理告诉我们,目前,30%的本地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外地菜的调节作用,不过,真要说起来,目前他们所说的本地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杭州江干、西湖区等蔬菜基地产的蔬菜了。“萧山、江干区由于城市化建设,蔬菜基地没了,临安、余杭在供应杭州,本地菜的范围已经到了绍兴,绍兴的也当成本地菜的。”
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很多担忧的声音,有人担心蔬菜基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本地蔬菜供应的减少,而本地蔬菜一旦供应不足,势必要大量从外地运入蔬菜来买足市民的需要,而外地蔬菜进入杭州涉及到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以及耗损等多个环节,由此也容易对蔬菜价格产生波动。
其实保持一定的蔬菜基地面积,维持城市蔬菜的自给率对于平稳当地菜篮子价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了解到目前蔬菜自给率低,是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北京目前的蔬菜自给率只有约10%。上海市相对较高,达55%左右。那么一边是沉甸甸的民生,一边是城市化的需要,如何才能作为二者的平衡呢?原先的蔬菜基地保护条例废止后,菜篮子的建设将怎么依法加强?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