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娟娟正在填写表格。戴陈俊/图
浙江在线01月26日讯
“你帮我看看表格都填对了吗?”前天,陈娟娟(化名)在温州市红十字会填好“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后还不放心,请工作人员帮她再次确认后,才放心地离开。
陈娟娟是永嘉县渠口乡人,她说自己过了农历年就50岁了,高中毕业的她,过去一直生活在永嘉县渠口乡渠口村,这几年,她与丈夫一起在外地务工。她有一个女儿,今年25岁,在市区一家医院做护士,而19岁的儿子还在永嘉县上塘镇一所中学念书。陈娟娟说,她的这一想法,多少受到读医的女儿的影响。早在四年前,她就已经把这个愿望写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不过,从来没跟家人说起过自己的想法,但她相信家人都会支持她。前段时间,她又了解到辽宁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的感人故事。这20年来,郭明义累计无偿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成人自身总血量的10倍;连续16年,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还曾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自己一家3口至今还住在一处不到40平方米的旧楼房里。而且郭明义也签署了捐献遗体志愿书。“他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陈娟娟说,她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仅够维持生活,无法捐款助人,只有百年之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也算是为社会做点好事。
上周四,陈娟娟从外地回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办理自愿捐献人体器官的手续。前天下午,陈娟娟和记者一起来到温州市红十字填写志愿书。陈娟娟说,之前,她已分别给自己的女儿、儿子打过电话,告诉他们这件事,孩子们也很支持她。
据温州都市报 记者 袁曙